...也和我一样的佩服,所以早有文学家做了检查官的风传,致使苏汶先生在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七日的《大晚报》上发表了这样的公开信: “《火炬》编辑先生大鉴:顷读本月四日贵刊‘文学评论’专号,载署名闻问君的《文学杂谈》一文,中有——‘据道路传闻苏汶先生有...
...代替品。“爵”,古代的酒器,三足,铜制,祭祀时用来献酒。 (32) 按应为民国十二年春。《鲁迅日记》一九二三年:“三月二十五日晴,星期,黎明往孔庙执事。归途坠车,落二齿。” (33) 孔二先生 即孔丘。据《孔子家语·本姓解》,孔丘有兄孟皮,他...
...视,利幽人之贞:原文无,据《苏氏易传》补。 ②已有能履、能视之才:原文无“能视”二字,据《苏氏易传》补。 ③眇者得之能视:原文无此六字,据《苏氏易传》补。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 《象》曰:“归妹以须”,未当也。 古者谓贱妾为“须”,故...
...还是“自由”的,因为他决没有收了卢布的嫌疑。但在“第三种人”,就是“死抱住文学不放的人”〔3〕,又不免有一种苦痛的豫感:左翼文坛要说他是“资产阶级的走狗”〔4〕。 代表了这一种“第三种人”来鸣不平的,是《现代》杂志第三和第六期上的苏汶先生的...
...京报副刊》编辑。著有《伏园游记》、《鲁迅先生二三事》等。 〔5〕两面正在交恶 两面,指中日双方。一九一九年一月在巴黎和会上,中国要求取消日本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及各种特权,遭到否决,致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怒。 〔6〕《新村杂感》 一九一八年冬,...
...注解】 〔1〕 本篇据手稿编入,原题于《漫游随录图记》重装本扉页,无标题、标点。 《漫游随录图记》,清代王韬著,内容多记作者在西欧、日本及国内游历时所见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原附《点石斋画报》印行,张志瀛绘图。鲁迅购藏的画报本重装一册,内收游记...
...萧伯纳老先生在《命运之人》中批评英国人的尖刻语。我们举这一个例来介绍萧先生,要读者认识大伟人之所以伟大,也自有其秘诀在。这样子的冷箭,充满在萧氏的作品中,令受者难堪,听者痛快,于是萧先生的名言警句,家传户诵,而一代文豪也确定了他的伟大。 借主义...
...《舆服下》原文-出自《后汉书》 2、《百官五》原文-出自《后汉书》 3、《百官四》原文-出自《后汉书》 4、《舆服上》原文-出自《后汉书》 5、《百官三》原文-出自《后汉书》 6、《百官二》原文-出自《后汉书》 7、《百官一》原文-出自《...
...序言》,意思是指一种无希望、无创造、平庸畏葸、浅陋渺小的人。鲁迅曾经把这篇《序言》译成中文,发表于一九二○年六月《新潮》杂志第二卷第五号。 ...
...无题 (1934年)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①。 心事浩芒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②。 《鲁迅日记》1934年5月30日:“午后,为新居格君书一幅云:(略)。” 【注解】 ①李商隐《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