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本《外集》,分为十卷,凡三十四篇,不知何人所编。据《行状》云:“有集四十卷,携十卷。”亦不知便是此《外集》与否?方云:“只据蜀本定录二十五篇。”,其篇目次第,皆与诸本不同,以为可以旁考,而的然知为公文者。然蜀本刘烨《序》,乃云《后集》...
...折其骄气。 利害之际,岂不亦甚明欤?《策别十二》苏轼 其六曰去奸民。 自昔天下之乱,必生于治平之日,休养生息,而奸民得容于其间,蓄而不发,以待天下之衅。 至于时有所激,势有所乘,则溃裂四出,不终朝而毒流于天下。 圣人知其然,是故严法禁,...
...的西文名字叫怎么? 陈德明。十七,四,五。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八年五月一日《北新》半月刊第二卷第十二号“自由问答”栏,在陈德明来信之后,原无标题。 〔2〕 陀拉克罗亚(F.Delacroix,1799—1863) 通译...
...朱氏(映璧)伤寒全生集〕四卷 存汪琥曰。伤寒全生集。明会稽朱映璧集。原陶节庵所着。书凡四卷。其第一卷。伤寒总难提纲起。至用药寒温相得。共五十一条。第二卷。辨伤寒热例起。至哕噫例。共二十九条。第三卷。辨伤寒呃逆例起。至无表里证例。共二十七条。...
...明代万历乙卯(1615)刊本。 〔4〕 佛藏 汉译佛教经典的总集名,通称《大藏经》。藏经的编辑从南北朝时即开始,刊印最早始于宋开宝五年(972)的印雕佛经一藏,后历朝均有刊刻。其中以譬喻为集名的,除《百喻经》外,还有《大集譬喻王经》、《佛说...
...忠孝、郭雍、程至道、许开、周必大、史深大等有考证音训者,凡数十家。原书世多失传,犹赖此以获见一二,亦不可谓非仲举之功也。朱彝尊称此书尚有宋椠本在长洲文氏,後归李日华家。正集之外,尚有《外集》十卷、《别集》一卷、附《论语笔解》十卷。此本止四十卷...
...而自现也。(出《辨正论》) 晋朝僧人法洪住在瓦官寺,义熙十二年,当时官府禁止镕铸,法洪本想铸造六丈高的金像。私下里铸成了,还在模子中,所主管的人发觉,就抓法洪带上刑械。法洪念观音经。每天念一百遍,忽然梦见所铸的金像到了狱中,手摩着他的头说:...
...别集名。北宋苏轼著。一百一十卷。有《东坡集》、《后集》、《续集》、《奏议集》、《外制集》、《内制集》、《应诏集》七种。自宋至清,注本很多。今有中华书局出版的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1982年)、《苏轼文集》(1986年)。...
...下来。”鸿渐又撰《茶经》二卷,行于代。今为鸿渐形者,(明抄本者作貌)因目为茶神。有交易则茶祭之,无以釜汤沃之。(出《传载》) 太子文学陪读陆鸿渐,名羽,不知他的生身父母是何人。竟陵龙盖寺有一僧人姓陆,在河堤上拾到一个刚刚生下的婴儿,抱回寺院...
...《栾城后集》第二十一卷(苏辙·杂文十三首) 《汝州龙兴寺修吴画殿记》苏辙 予先君宫师平生好画,家居甚贫,而购画常若不及。 予兄子瞻少而知画,不学而得用笔之理。 辙少闻其余,虽不能深造之,亦庶几焉。 凡今世自隋晋以上,画之存者无一二矣;自唐...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