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_老子集注

...接受。甚至也可以,佛教是准道教,而马克思主义是准墨家。如果人们对于这个观点还感到非常难以接受,那么这里只是希望人们将这种理论两两对照,应该能够发现很多共同的地方。 例如道佛,在红楼梦里就已经双双出现了;而墨派与马克思主义呢?当然...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479.html

十 我国古哲学含有力学原理_厚黑学

...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形,水无常势。”故孙子十三篇,俱可以力学规律绳之。如本书,举孙子所说“吴人越人,同舟济而遇风。”韩信背水阵,引孙子语“置之死地而后生。”俱可本力学规律,绘图说明。 宋儒子孔记中,特别提出大学中庸二篇...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238.html

老子的养生经_【中医宝典】

...老子一书,又称老子五千文道德经道德真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书中的养生学论点主要概括为如下3个方面 “希言自然”即“少说教,从自然”之意。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里,“道”指规律,“自然”是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4423.html

老子思想“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_道家_【文学360】

...老子从探讨和思索宇宙的本原支配万物的永恒法则入手,进而说明人类社会的治理之道。老子的“道”首先是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最高实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42;以下引自该书,仅注章次...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5.html

老子·道经·第二评析

...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 在三句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无为”的规律办事。老子非常重视矛盾的对立和转化,的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幻想着有所谓“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8.html

老子孔子问礼_道家_【文学360】

...孔子曾向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32.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五评析

...关于“道”的性质和“道”的规律,其基本点在第一十四二十一和本章里都看到了。即“道”是物质性的最先存在的实体,这个存在是耳不闻目不见,又寂静又空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永远存在,无所不至地运行而永不停止。任继愈“道不是来自天上...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7.html

第二十一_老子道德经校释

...”“杳”三字音近,可通用。又“其精甚真”,王羲之作“有精甚真”。此句遂州本无。 又案管子内业篇“精,气之极也;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与此“精”之意义相合。“精”为古代之素朴唯物思想,详冯友兰先秦道家所谓道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7.html

老子思想“可道非道”的怀疑主义认识论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的认识论总体上属于怀疑主义的不可知论。老子开篇讲到“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意思是,作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对“道”进行描绘空虚无形而又用之不尽,隐没不显而又实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9.html

史记·七十列传·老子韩非列传译文

... 龙属于虫类,可以驯养游戏骑它。然而喉咙下端有一尺长的倒鳞,人要触动它的倒鳞,一定会被它伤害。君主也有倒鳞,游说的人能不触犯君主的倒鳞,就差不多算得上善于游说的了。 有人把韩非的著作传到秦国。秦王见到孤愤五蠹这些书,“...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43.html

共找到867,8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