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卿大夫四_孝经注疏

...盖约夏、殷章服为周制,则天子冕服,象阳之数极也。案郑注周礼·司服称,至周而以日、月、星辰画於旌旗,所谓“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又云“登龙於山,登火於宗彝,尊其神明也。”古文以山为之首,火在宗彝之下。周制以龙为之首,火在宗彝...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879.html

老子·道经·第二评析

...不同对立概念使用不同动词。 在三句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无为”规律办事。老子非常重视矛盾对立和转化,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具体运用。幻想着有所谓“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8.html

老子思想“可道非道”怀疑主义认识论_道家_【文学360】

...老子认识论总体属于怀疑主义不可知论。老子开篇讲到“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意思是,作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东西。对“道”进行描绘空虚无形而又用之不尽,隐没不显而又实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9.html

导论_老子集注

...老子这本书,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历史了。历史对它解释可以汗牛充栋。仅仅这个现象就说明这是一本“有趣”书。 但本文力图从一个崭新角度,即结合政治学角度重新认识这部古老作品。作者对于这个挑战当然是有充分认识。但作者同时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479.html

三十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傅与景龙、敦煌皆如此。范作“王侯若能守之”,诸王本“侯王若能守之”。本皆无“之”字,“王侯”皆作“侯王”。释文云“梁武作‘王侯’。”按“侯”“守”二字,自谐句中韵,与四十二“王公以为称”,“公”“称”字同,当作“王侯”。 谦之案...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8.html

第二十_老子道德经校释

...,当与魂部并收。老子异俗篇“我独闷闷”,与“昏”协。顺化篇“其政闷闷”,与“醇”协(唐韵四声正二十六慁)。又一,江有诰以“牢”非韵。谦之案“牢”,古音读若厘。江永古韵标准平声十一部曰“牢,郎侯切。按牢,古音如此,故释名云‘留,牢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6.html

孟子·离娄章句·六节译文及注释

...家族。 2.沛‘滂,沛也。’重言之,则曰滂滂沛沛……王褒怀‘望淮兮沛沛。’”广雅·释训“滂滂,沛沛,流也。”王念孙疏证“本义雨水充盛之意。这里用指为遍布之意。 3.德易·讼·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032.html

十 我国古哲学含有力学原理_厚黑学

...之。”以为要想向外发展,必先向内收敛,因此主张俭,主张啬,俭结果是广,啬结果是长生久视,俭与啬者收敛也,广与长生久视者发展也。一般人都老子无为,其实误解了。是要想有为,而下手则从无为做起走,故曰“无为则无不为。”的话,大概...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238.html

孟子·离娄章句·十六节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孟子“为人谦恭人不会欺侮人,善于自我约束人不会掠夺别人。欺侮而且掠夺别人君王,深怕别人不顺从,怎么能够做得到谦恭而且能自我约束呢?谦恭而且能自我约束难道能以悦耳声音、献媚笑容表现出来吗?”注释 1.俭左传·庄公...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042.html

老子口语用法_道家_【文学360】

...南郑,见西邮俚俗谓父曰老子,虽年十七八,有子亦称老子。” 【示例】鲁迅彷徨·在酒楼“他们老子要他们读这些;我是别人,无乎不可。” 4、自高自大人自称。一般人亦用于气忿或开玩笑场合。 【出处】洪深香稻米三幕老子办...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45.html

共找到1,112,5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