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校释在线阅读

...道藏宋张太守汇刻四家注本。河上本除用宋刊本外,更参考道藏李道纯道德会元所用章句白本。又如傅、范古本,夏竦古文四声韵所引古老子,及托名王羲之帖本等,均加以批判选用。 (二)本书在校勘方面,以严可均铁桥金石跋中老子唐本考异所校三百四十九条...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38.html

老子思想“可道非道”怀疑主义认识论_道家_【文学360】

...老子认识论总体上属于怀疑主义不可知论。老子开篇讲到“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意思是,作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东西。对“道”进行描绘空虚无形而又用之不尽,隐没不显而又实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9.html

十七、诸子_文心雕龙译注

...老子弟子。汉书·艺文志文子九篇,属道家。擅专有。 17 约文辞简洁。 18 慎到战国时赵国人。汉书·艺文志慎子四十二篇,属法家。 19 博喻韩非子等篇常用譬喻方法说明事理。 20 鉴识。体风格...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0876.html

道家道教区别是什么?_道家_【文学360】

...引起两者相关联原因可能是在道家文字中描述了对于领悟了“道”并体现“道”意象,道教尊老子为宗又追求长生久视、长生不死,这和老子哲学思想是有相悖之处,将两者完全混为一谈是认识上误区。 东汉时期以道家思想为本王充著有无神论作品论衡...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28.html

七十七回 老子一气化清_封神演义

...话说老子在陷仙门大战,自己顶上现出玲珑宝塔在空中,那怕雷鸣风吼。老子自思只知仗道术,不知守己修身,我也显一显玄都紫府手段门人看看!”把青牛一拎,跳出圈子来;把鱼尾冠一推,只见顶上道气出,化为清。老子夏与通天教主来战。只...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4702.html

老子无为哲学思想时代背景_道家_【文学360】

...老子事迹,最早见于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但是老子生平行踪幽隐,而且姓名生卒时间都各有见解,没有定论。不过,我们最主要是根据所流传下来言论来了解思想精髓。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先世为宋国亡殷遗民,本人移居苦县,苦现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0.html

第二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本文义相贯。况人为万物之最灵,天地并立而为才,身任斯道,则人实亦大矣。 陈柱曰文大部“大”下云“天大,地大,人亦大焉,象人形。”是许君所见作“人亦大”也。段玉裁注云老子‘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1.html

老子·德经·五十一评析

...在前面某些章节中,我们已经了解到老子关于“道”和“德”二者之间关系,也了解到“道”、“德”万事万物之间关系。这一同样论述是“道”以“无为”方式生养了万物学说,有学者认为,“老子提出‘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见解,说明万物是在...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3.html

老子养生之道_【中医宝典】

...在千金翼方中,把这种咽津养生之法总结为“服玉泉法“,认为叩齿服玉泉作用在于坚齿发,利于益寿延年。顺应自然。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自然界关系,息息相通,顺应自然之道,适应自然界变化,则何病能生?又何患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003.html

老子·德经·八十一评析

...本章一开头提出了对范畴美;善辩;知博,这实际上是真假、美丑、善恶问题。老子试图说明某些事物表面现象和其实质往往并不一致。这之中包含有丰富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道德标准。按照这条原则,以“信言”、“善行”、“真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4.html

共找到1,117,61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