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2〕 爱罗先珂君的创作集第二册是《最后的叹息》,去年十二月初由丛文阁在日本东京出版,内容是这一篇童话剧《桃色的云》,和两篇短的童话,一曰《海的王女和渔夫》,一曰《两个小小的死》。那第三篇,已经由我译出,于今年正月间绍介到中国了。 然而...
...为梓生书一幅云:‘绮罗幕后送飞光……。’” 〔2〕 柏栗丛 古代用柏木栗木作社神。《论语·八佾》:“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又据《尚书·甘誓》“弗用命,戮于社”的记载,供奉社神的地方也是...
...固定的。所以伟大的文学作品能禁得起时代和地域的试验。《依里亚德》在今天尚有人读,莎士比亚的戏剧,到现在还有人演,因为普遍的人性是一切伟大的作品之基础。”这种超阶级的“人性论”,是他在一九二七年前后数年间所写的文艺批评的根本思想。 〔3〕“...
...,颇为西欧及日本所赏赞和介绍,给中国也得了不少转译的机缘;二者,恐怕也还是这种没有立场的立场,反而易得介绍者的赏识之故了,虽然他自以为是“革命文学者”。 我向来是想介绍东欧文学的一个人,也曾译过几篇同路人作品,现在就合了十个人的短篇为一集,...
...四川的营山县长于是就令公安局派队一一剪掉行人的长衣的下截。〔5〕长衣原是累赘的东西,但以为不穿长衣,或剪去下截,即于“时艰”有补,却是一种特别的经济学。《汉书》上有一句云,“口含天宪”〔6〕,此之谓也。 某一种人,一定只有这某一种人的思想和...
...吊与贺 《语丝》在北京被禁之后,一个相识者寄给我一块剪下的报章,是十一月八日的北京《民国晚报》的《华灯》栏,内容是这样的: 吊丧文孔伯尼 顷闻友云:“《语丝》已停”,其果然欤?查《语丝》问世,三年于斯,素无余润,常经风波。以久特闻,迄未少...
...准风月谈》 47、《晨凉漫记》原文-出自《准风月谈》 48、《查旧帐》原文-出自《准风月谈》 49、《“推”的余谈》原文-出自《准风月谈》 50、《诗和豫言》原文-出自《准风月谈》 51、《智识过剩》原文-出自《准风月谈》 52、《别一个窃...
...《何典》题记-出自《集外集拾遗》 59、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出自《集外集拾遗》 60、女校长的男女的梦-出自《集外集拾遗》 61、我才知道-出自《集外集拾遗》 62、启事-出自《集外集拾遗》 63、一个“罪犯”的自述-出自《集外集拾遗》 ...
...碰到月亮时,也可以随机说出一番道理来敷衍过去的。 我想:如果他们知道这两点,那态度就一定可以“超然”,很难看见骗的痕迹了。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三月五日上海《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十二期“掂斤簸两”栏,省名何干。 〔2〕...
...在著作中记载了汉族人民在历史上(特别是宋末和明末)反抗民族压迫的事实,或涉及了当时一些政治事件,因而遭到迫害和屠杀。 〔6〕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文学家,著有《韩昌黎集》。苏轼(1037—1101),字子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