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月二十日。 备考:“无聊的通信” 伏园先生: 自从先生出了征求“青年爱读书十部”的广告之后,《京报副刊》上就登了关于这类的许多无聊的通信;如“年青妇女是否可算‘青年’”之类。这样无聊的文字,这样简单的脑筋,有登载的价值么?除此,还有...
...译本高尔基《一月九日》小引〔1〕 当屠格纳夫,柴霍夫〔2〕这些作家大为中国读书界所称颂的时候,高尔基是不很有人很注意的。即使偶然有一两篇翻译,也不过因为他所描的人物来得特别,但总不觉得有什么大意思。 这原因,现在很明白了:因为他是“底层”...
...看了魏建功君的《不敢盲从》以后的几句声明〔1〕 在副刊上登载了爱罗先珂〔2〕君的观剧记以后,就有朋友告诉我,说很有人疑心这一篇是我做的,至少也有我的意见夹杂在内:因为常用“观”“看”等字样,是作者所做不到的。现在我特地声明,这篇不但并非我...
...无月”“花下独酌大醉”一样,变成做诗的题目了。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六月九日《民众文艺》周刊第二十三期。 〔2〕 “清封什么大夫” 清朝对正一品到从五品文官的封号。 “清封什么人”,清朝对达官显贵的妻子常给以夫人、宜人等等的封号...
...武的上温泉,后来知道谁也不是岳飞或秦桧,声明误解释前嫌,大家都是好东西,终于聚首一堂来吸雪茄烟。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一日上海《十字街头》半月刊第一期,署名阿二。 〔2〕 南边整天开大会 指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内部以...
...壮夫不为也。’” 〔3〕霁云杨霁云,江苏常州人,文化工作者。 〔4〕“被发大叫”等语,出自《浙江潮》第一期、第二期(一九○三年二月、三月)连载文诡作《浙声》一文。该文概述越王勾践和明朝亡国时有关浙江的史实,第二期所载部分中有“荒天绝叫,鬼哭...
...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 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时候,喧传有好几位名人都要译《资本论》,自然依据着原文,但有一位还要参照英,法,日,俄各国的译本。到现在,至少已经满六年,还不见有一章发表,这种事业之难可想了。对于苏联的文学作品,那时也一样...
...》创刊号。收入本书的曾经鲁迅修订。 〔2〕 关于司马相如装病不出的事,据《史记·司马相如传》:“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与卓氏婚,饶于财。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常称病闲居,不慕官爵。” 〔3〕 “心存魏阙” 语出《庄子·让王》...
...三月十日晨。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二日北京《国民新报》的“孙中山先生逝世周年纪念特刊”。 中山先生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县)人。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家。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在北京病逝。...
...还是作者自记的罢,便译存于《壁下译丛》中以留一种纪念。 演讲中有时说得颇曲折晦涩,几处是不相连贯的,这是因为那时不得不如此的缘故,仔细一看,意义自明。其中所举的几种作品,除《我们》〔3〕一篇外,现在中国也都有译本,很容易拿来参考了。今写出如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