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吉”而后乃“亨”。 《彖》曰:鼎,象也(1)。以木巽火,亨饪也(2)。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3)。巽而耳目聪明(4)。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5)。 (1)法象也。 (2)“亨饪”,鼎之用也。 (3)亨者,鼎之所为也...
...程传之后。 而朱子所定之古文仍复淆乱。“彖即文王所系之辞,传者孔子所以释经之辞也,后凡言传放此。”此乃《彖·上传》条下义,今乃削“彖上传”三字,而附于“大哉乾元”之下。“象者,卦之上下两象及两象之六爻,周公所系之辞也。”乃《象·上传》条下义...
...乎? 《彖》曰: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利见大人”,往有功也。当位“贞吉”,以正邦也。《蹇》之时用大矣哉(1)! (1)蹇难之时,非小人之所能用也。 《象》曰:山上有水,蹇(...
...霸言》原文-出自《管子》 63、《霸形》原文-出自《管子》 64、《小匡》原文-出自《管子》 65、《大匡》原文-出自《管子》 66、《兵法》原文-出自《管子》 67、《法法》原文-出自《管子》 68、《重令》原文-出自《管子》 69、《...
...为“上下篇”,正是承袭《易》之古义的一种成说,这证明《子夏易传》的成书确实很早。 (二)今本《易经》《谦》卦,《经典释文》云:“《子夏传》作嗛”,可知《子夏易传》“谦”作“嗛”,而帛书《周易》也作“嗛”,《子夏易传》与帛本同。刘大钧先生考证...
...,亡章句,徒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琅邪王璜平中(音仲)能传之。 ※郑康成《易注》 《崇文总目》:今唯《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合四篇,馀皆逸。指趣渊确,本去圣之未远。 ※王弼《易注·略例·系辞注》十...
...,不能逆近者也。初自乐来应已之厨,非为犯夺,故“无咎”也。擅人之物,以为已惠,义所不为,故“不利宾”也。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1)。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牵也。 (1)处下体之极,而二据於初,不为已乘,居不获安,行为...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周易 乾卦 译文及注释读解 坤卦 译文及注释读解 屯...
...大壮:利贞。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1)。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2)。 (1)大者谓阳爻,小道将灭,大者获正,故“利贞”也。 (2)天地之情,正大而已矣。弘正极大,则天地之情可见矣。 《象》...
...何也晏子对以化为一心(原文)-出自《晏子春秋》内篇之问篇 126、鲁昭公问安国众民晏子对以事大养小谨听节俭(原文)-出自《晏子春秋》内篇之问篇 127、晏子使鲁鲁君问何事回曲之君晏子对以庇族(原文)-出自《晏子春秋》内篇之问篇 128、吴王问...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