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声。从手,包声。本义:用手臂围住) 同本义 [hold or carry in the arms] 公然抱茅入竹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遂相与一抱而别。——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犹抱薪救火。——宋· 苏洵《六国论》...
...国语辞典 人名。(西元1039∼1112)字子由,宋眉州眉山人,為蘇洵的次子。行文汪洋澹泊,與其兄蘇軾齊名,世稱為「小蘇」。累官門下侍郎,晚年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諡文定。著有欒城文集等。...
...亏缺衰败) 损耗,损害 [loss;wear and tear;damage;harm] 贿秦而力亏。—— 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又如:亏缺(亏空);亏污(亏损沾污);亏误(失误);亏输(失败;损失) 输 [lose;be ...
...为报恩而效力 render service to repay sb.'s kindness 洗心改过,粉骨报效。——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 国语辞典 為報答對方恩情而效力。 西遊記.第三十回:「想老沙跟我師父一場,也沒寸功報效。」 ...
...为计,始速祸焉”的政治决策不能不让后人反思,就象北宋文豪苏洵在《六国论》中所写得:“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也。” 荆轲等战国游侠不是凡夫俗子,他们是具有政治价值观和抱负的...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刚刚;才 [just, only then]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宋· 苏洵《六国论》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始适还家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
...祖父: 苏序 父亲: 苏洵,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作《名二子说》说明替儿子命名的来由。 母亲: 程夫人,眉山富豪程文应之女,十八岁时嫁时年十九岁的苏洵。婚后相夫教子、操持家务。苏轼一生思想深受母亲影响。 兄弟姐妹: 史书记载苏洵与程氏共生有三...
...《成语辞典》医药卫生成语 《成语辞典》中的医药卫生成语 八宝印泥的来历 鳖甲药用价值:治好了光绪的“不治之症” 槟榔杀虫救兰香 从宫廷谋杀案说到附子 德女中医上海幸福生活 端午节中药常识 各种水果中医点评 古代口香糖丁香 郭沫若与桑枝酒 ...
...公子列传》 齐人勿附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 又如:附势;附籍天潢(依附皇室);附郭(近城的地方;郊外);附纳(依附交结);附顺(依附顺从);附权(依附权贵) 附带 [add;enclose;attach;annex]。如:附项(...
...正统的封建诗礼的熏陶,加之受业于“山阳学官”,少年时即表现出对文辞的灵感,“十有三岁而好为文”(《投知己书》),十七岁作《函关赋》,传诵人口。此后,他游学于陈州,得到当时在陈为学宫的苏辙的厚爱。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出任杭州通判前,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