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炙)一两 杏仁(去皮,尖)六十枚,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温覆取微汗,不须啜粥。一服汗出,停后服。汗出多者,温粉扑之。【注】凡风寒在表,脉浮紧数无汗者,皆表实也,宜麻黄汤主之。名曰...
...学了皮毛”。同样,对一些薄如皮层的东西,我们亦形象地以皮字相称:如铁皮、豆腐皮。 很多动植物的根皮都可入药,如生姜皮、木槿皮、大腹皮、陈皮、五加皮、白癣皮、刺猬皮等等。《伤寒论》里名方“猪肤汤”,就是用猪皮熬制而成。许多白领常觉得喉咙干涩,...
...测体温37.4℃,畏寒发热、身无汗,两膝关节疼痛,面色正常,唇淡红,舌质淡红而润、微紫暗,苔黄挟白较腻,脉浮紧。此为太阳伤寒表实证,法宜开腠发汗、安中攘外,以麻黄汤主之。处方麻黄10克 桂枝6克 甘草18克 杏仁15克 二剂【辨证】《伤寒论...
...,综合了张仲景以后直至近代各家的伤寒、温热学说。近人曹炳章又补其缺漏,徐荣斋复予重订,改名为《重订通俗伤寒论》,于1956年由新医书局出版。现存1916年铅印本等。...
...,综合了张仲景以后直至近代各家的伤寒、温热学说。近人曹炳章又补其缺漏,徐荣斋复予重订,改名为《重订通俗伤寒论》,于1956年由新医书局出版。现存1916年铅印本等。...
...古之良医,皆不预为方,何也?病之来无穷,而方不能尽,使不工者惑其疑似而用之,则害大矣。惟仲景《伤寒论》论病处方,纤悉必具,又为之增损进退之法,以豫告人。嗟夫!仁人之用心,且非通神造妙者不能为也。庞安常又窃忧其有病证而无方者,续着为论数卷,...
...□ 黄元金 广西药科学校 在中医史料中,最早记载治疗流感发热的论著有《伤寒论》、《温病学》治疗大流感的魅力。1972年,上海地区流行亚洲甲型流感,疫情非常迅猛,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当地军民团结一致,积极采取防控措施,及时利用板蓝根、...
...目录 《伤寒论》桂枝二麻黄一汤 《删补名医方论》桂枝二麻黄一汤 《时方妙用》桂枝二麻黄一汤 《退思集类方歌注》桂枝二麻黄一汤 《伤寒括要》桂枝二麻黄一汤 《伤寒论》桂枝二麻黄一汤 《伤寒寻源》桂枝二麻黄一汤 《伤寒杂病论》桂枝二麻黄一汤 ...
...取梢尖嫩枝折视之,内外如一,皮骨不分。若见有皮骨可分辨者,去之不用,故曰去皮。陈修园之侄鸣岐曾详论之。《伤寒论》太阳篇中麻黄汤,原在桂枝汤后。而麻黄证多,桂枝证不过十中之一二,且病名伤寒,麻黄汤为治伤寒初得之主方,故先录之。伤寒之证,先自背...
...毒气也。《内经》又曰: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人又抓住此条。认为是王叔和伏寒变温病的铁证,其实不然也。《难经》曰,伤寒有五:一曰中风,二曰伤寒,三曰湿温,四曰热病,五曰温病。这二曰伤寒的伤寒二字,才是麻黄汤证的伤寒。...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