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方歌括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方书著作。六卷。清·陈念祖撰于1803年。长沙方即指张仲景伤寒论方。陈氏将伤寒论方的主治、药物、用量及煮服法等,以诗歌的形式予以编撰,使读者易于习诵。其长子陈蔚另写方注,共成一帙。现存初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67/327.htm

长沙方歌括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方书著作。六卷。清·陈念祖撰于1803年。长沙方即指张仲景伤寒论方。陈氏将伤寒论方的主治、药物、用量及煮服法等,以诗歌的形式予以编撰,使读者易于习诵。其长子陈蔚另写方注,共成一帙。现存初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77.htm

硬译文学的阶级性-出自二心集_【鲁迅全集】

...句语法术语,指一个大句子中的小句子,现多称作主谓词组。 〔7〕新月社的声明指新月创刊号(一九二八年三月)所载新月的态度。其中说:我们这几个朋友,没有什么组织除了这月刊本身,没有什么结合除了在文艺和学术上的努力,没有什么一致除了...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17.html

内经神明观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原始含义指天神说文解字释: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徐灏注称天地生万物,物有主元者曰神,认为神是天地万物的主宰。这一含义在内经中的运用不多,仅有昔在黄帝,生而神灵素问·上古天真论)和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716.html

文学艺术中的中医现象(上)_【中医宝典】

...表达隐晦曲折。中药隐名,起源很早。唐代元和年间,西蜀有位叫梅彪的文人,撰石药尔雅所集诸药隐名,以粟、黍、蕎、麦、豆为五牙。(明·李如一水南翰记)不知道梅彪集药,何以隐名?也许是保密,也许是故弄玄虚。而明清一些江湖医生将中药隐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89.html

金匮书后_研经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其初,一从其后也。当时以十六卷文繁而有删本二∶其一,就原书逐篇删存要略,并为三卷,题曰金匮玉函要略方,后为仁宗时王洙所得;其一,就原书删杂病以下等卷,存脉法、六经及治法、诸可不可等十卷,题曰伤寒论,而削杂病二字,即今本伤寒论...

http://qihuangzhishu.com/769/158.htm

土鳖虫 伤寒杂病论中的虫类药 1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疟母的鳖甲煎丸,治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的大黄 虫丸,治产后腹痛的下瘀血汤及疗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的土瓜根散。其功用,长沙药解云其消癥而破瘀也本草通玄谓其破一切血积药性论言其破留血积聚本草纲目称其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717.html

两感伤寒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出素问·热论。指阳经与阴经同时感受寒邪而致病,病势较重,注解伤寒论·伤寒例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成无己注:表里同病者,谓之两感。通俗伤寒论·两感伤寒有回阳、温通、健运等治法,用附子理中汤、桂枝加附子汤、香砂二陈汤等主...

http://qihuangzhishu.com/191/980.htm

坏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伤寒病因误治而致病情恶化,证候变乱,难以称其名者。伤寒论太阳病三日,以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

http://qihuangzhishu.com/169/580.htm

黄连汤中桂枝琐谈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鲍艳举 李丛煌 杨瑶瑶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黄连汤出自伤寒论第173条: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本方由黄连、干姜、桂枝、半夏、人参、甘草、大枣组成,具有清上温下、降逆止痛之功,治疗上热下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409.html

共找到583,9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