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考轩岐《灵》、《素》,及仲景《伤寒》杂病,《金柜玉函》诸书,有伤寒而无冬温。迨南医辈出,始着其名。其症之由,皆因冬令温燠,阳失潜藏,甚至冰霜不见,桃李舒葩,而乾坤之气,遂有辟而无阖矣。人生(1)一小天地,天地既有辟而无阖,则人身之气化亦...
...陷而死。因以世俗多疹不敢服药,以误小儿诸病多矣。亦不知古人所留凉泻之药,通治风、惊、积热、伤寒热病,纵误是疮,亦使热势稍退,而稀少出快,早得痊安也。若用此最为妙也。阎孝忠集《小儿方论》未达钱氏本意,不明造化之理,反妄言疹病黑陷为寒,及曰凡 ...
...仲景之痉病于前,次述三公之论于后,则外感六淫,内伤致痉诸条皆全矣。余读《伤寒论》,见仲景以冬月伤寒立论,但榜及风湿、风温,而不及三时之寒热等病,读《金匮》痉病论,见以中湿、湿热、中 等症,次列于后。余今着《伤寒大白》,比例《金匮》痉病论,先以...
...仲景深虑三阴经有伤寒传入之热病,有直中三阴之寒病,二条关系甚大。故作《伤寒论》注明如是者乃传经之热病,如是者乃直中阴经之寒病,并立篇中,互相发明,相得益彰。奈后人见同在篇中,不究何者为阴,何者为阳。不知伤寒热症,不独北方。南方亦有;中寒...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作者:雷丰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82年 自序 小序 凡例 卷之一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意 春温 风...
...里.表中阳虚故时时目眩也.二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运眩冒者.以少阳与太阳并病.故眩者责其虚也.伤寒有起则头眩与眩冒者.皆发汗吐下后所致.是知其阳虚也故针经有曰上虚则眩.下虚则厥眩虽为虚.而风家亦有眩者.盖风主运动故尔.伤寒阳明病.但头眩不...
...论中,以为仲景之论乱于叔和,真不知其是何肺腑。他人不足责,黄坤载自称古今无双,则更可笑矣。(四)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伤寒例》)成无己曰∶热为阳,阳主生;寒为阴,阴主杀。阴寒为病,最为肃杀毒厉之气。王朴庄曰∶寒本正气,而有杀...
...,则脉行之道路,必阻塞壅滞,而拘急蜷挛之证见矣。是病悉在人经络隧道中为患耳,虽与脏腑相属,而究不同于病在脏腑,故曰经病也。(《金匮本义》)脉候 太阳中湿病 ,其脉沉与筋平。刚 太阳中风,感于寒湿者也,其脉往来进退,以沉迟细,异于伤寒热病。(...
...方苏子瞻《尚书》所传,有序文。)昔尝览《千金方》,三建散于病无所不治,而孙思邈特为着论,以谓此方用药节度,不近人情。至于救急,其验特异,乃知神物效灵,不拘常制,至理开感,智不能知,今予所得圣散子,殆此类也欤。自古论病,唯伤寒至危急,表里虚实...
...以方药为重,其于天地阴阳经络脏腑之道,及针灸杂术,往往不甚考求。而治病之法,从此一变。唐宋以后,相寻弥甚,至元之刘河间、张洁古等出,未尝不重《内经》之学,凡论病必先叙经文,而后采取诸家之说,继乃附以治法,似为得旨。然其人皆非通儒,不能深通...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