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二)_中国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黄帝素问遗篇〕宋史四卷 佚〔赵简王补刊素问遗篇〕明史一卷 存林亿等曰。刺法论。本病论。二篇。亡在王冰注之前。按病能论篇末王冰注曰。世本既阙第七二篇。谓此二篇也。而今世有素问亡篇及昭明隐旨论。以为此二篇。托名王冰为注。辞理鄙陋。无足取者。...

http://qihuangzhishu.com/485/5.htm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三)_【中医宝典】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总结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多部专著分期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科学的分期上应注意以下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这就是首先必须充分反映出医学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不同实质和特点;其次,要考虑到中国科学技术史和文化史特点的相对一致性;再次,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38.html

中医历史-中国医学通史简编_【中医宝典】

...绪 论(三)-中国医学通史简编总结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多部专著分期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科学的分期上应注意以下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这就是首先必须充分反映出医学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不同实质和特点;其次,要考虑到中国科学技术史和文化史特点的相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59.html

外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验方、外用药,以及膏药的配制法,有关分科器械的使用等,总结写成外科传薪集(1892年),内容简明扼要,切合实用。又撰马培之外科(1893年),记载四十二种外科病症治法,介绍临证经验。所著略存真(1896年)则“但取经言不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66.htm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二)_【中医宝典】

...存在的价值。历代学者研究总结历史经验者颇不乏人,他们的史性著作虽有历史局限性,但均在不同程度上给予我们许多启示,例如司马迁史记中的扁鹊仓公列传中国历代修史,为医学家立传,记述疾病流行,详列医学文献等,几乎成为必须遵循的传统。特别...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37.html

兼症总论_银海指南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夫有十三科,伤寒为第一,余科次之,眼科又次之。今以眼科而括诸科之全者,因虑业是科者,守一家之说,而不能广搜,倘遇兼症,则曰此某科也,望望然去之,宁不贻识者之笑乎?然欲概为疗治,使患目之人,并入于光明之域,必须博诸家,临症乃能措手也...

http://qihuangzhishu.com/751/47.htm

三国两晋南北朝军事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军医的设立太平御览载晋朝刘德“官至太医校尉”,资治通鉴·晋纪中记有武帝时程据为太医司马,又晋书·刘曜传所载刘曜被擒,石勒“使金疮李永疗之”之事。可见公元五至六世纪时,朝廷已有专职治疗战伤的医生——金疮。北魏延昌元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37.htm

中华针灸信息系统——针灸书目综合查询软件简介_【中医宝典】

...、选择类目查询,用以满足不同用户的综合查询需求。 软件参考资料: 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 针灸名著集成 黄龙祥 中国针灸古籍通考(未出版) 王雪苔 书目(未出版) 黄龙祥 V1.0版本的针灸书目综合查询软件现已正式发行,有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186.html

阅读古医要从“识字”开始_【中医宝典】

... 学习文字学不能不首推汉代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以及围绕该书由历代学者阐述研究所形成的说文学。然后再由说文解字对文字的训解,扩展到对古代语言的研究,进而系统探讨古今语言的变迁,这种有层次地扩展,系统地学习,可以提高阅读古医的能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849.html

序_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土壤细流之助有志之士。又从而广译之,毋虑数千万种,其善者亦不过一家言已耳。一本万殊,万殊一本之道,未尝有贯穿群籍合为一书者,而况向以小道目之,杂家属之耶。一书则大异是,孟今于风八先生桢髫年在桂林闻名相思,即有神交之契,亲炙后不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iyi5690/291-2-0.html

共找到478,6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