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断、杜仲各10克,益母草15克,茯苓10克。 5.调经止痛汤 [药物组成] 当归10克,川芎9克,香附12克,白芍24克,甘草6克,枸杞子15克。 [适应证] 少女痛经。 适宜技术 针灸推拿 1.体针 (1)以合谷;三阴交为主穴,留针15~...
...小便赤数者,此为实,宜桂枝茯苓枳实芍药甘草汤。 目录 《伤寒杂病论》大黄厚朴枳实半夏甘草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伤寒杂病论》大黄厚朴枳实半夏甘草汤 大黄三两 厚朴三两 枳实三两 半夏一升 甘草一两(炙)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
...汤治虚烦不得眠,若少气则栀子甘草豉汤主之。此在粗工,必以人参益气矣。庸讵知人参益气而亦升气,栀豉汤之吐,由二物一升一降之相激,得人参则升不成升,降不成降,挟其补性,反足窒邪。夫懊 者反复之甚,少气者懊 之甚,非元气之有亏,乃郁热之伤气。栀豉...
...风水,汗色不黄,为可辨也。)黄桂枝五物汤治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桂枝汤去甘草,加黄 三两,生姜加三两。桂五物(汤)治血痹,黄 芍药桂姜枣。脉微细紧是阳虚,卧出风吹病之旨。(《素问·五藏生成篇》曰∶“卧出而...
...亦可暂用十枣汤.如因支饮满而气闭.气闭则呼吸不能自如.宜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今人畏不敢用多.致因循误事.一咳而上气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脉浮大者.用麻黄三钱.生石膏四钱.半夏二钱.甘草一钱.生姜一钱五分.大枣二枚.水二杯半.先煮麻黄去沫.入...
...《备急千金要方》石苇汤治产后猝淋、气淋、血淋、石淋方。石苇 黄芩 通草 甘草(各二两) 榆皮(五两) 大枣(三十枚) 葵子(二升) 白术(《产宝》用芍药) 生姜(各三两)上九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集验》无甘草、生姜。崔氏...
...目录 《东垣试效方》芍药补气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东垣试效方》:芍药补气汤【别名】补气汤(《兰室秘藏》卷下)。【处方】黄耆30克 白芍药45克 橘皮(不去白)30克 泽泻15克 甘草(炙)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
...病因分类 一、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的病因 见于内膜管型脱落(膜性痛经)、子宫发育不全、子宫屈曲、颈管狭窄、不良姿态及体质因素、变态反应状态及精神因素等。 二、继发性痛经 继发性痛经常见的原因 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先天性子宫畸形、阴道横隔...
...《删补名医方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温热内发,表里俱热,头痛身疼,不恶寒反恶热,元汗而喘,大烦大渴,脉阴阳俱浮者,用此发汗而清火。若脉浮弱沉紧,沉细恶寒,自汗出而不渴者,禁用。麻黄(去节,四两) 杏仁(去皮尖,五十枚) 甘草(炙,二两) ...
...目录 《圣济总录》黄耆甘草汤 《医林改错》黄耆甘草汤 《圣济总录》黄耆甘草汤 《医林改错》黄耆甘草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四:黄耆甘草汤【处方】黄耆 甘草(炙)各15克 桂(去粗皮)15克 人参30克 芍药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