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云。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瘅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溺黄赤安卧者。曰黄瘅。食已如饥者。曰胃瘅。目黄曰黄瘅。金匮云。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 汤主之。黄家一证。大率从水湿得之。治湿...
...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夜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诸不足诸证。黄耆 胶饴 白芍 甘草 桂枝 生姜 大枣,右七味,水煎服。【集注】喻昌曰:虚劳而至于亡血,失精,津液枯稿,难为力矣!『内经』于针砭所莫治者,调以甘药,『金匮』...
...】《伤科方书》▼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喉科秘诀》卷上:吊药【处方】鹅腿草(即剪刀铰根)、山大黄(即水推沙根)、野南星(即石蒜头)。【功能主治】吐膈中痰。主喉风,喉痹肿痛。【用法用量】上药共磨水吞下。【摘录】《喉科秘诀》卷上...
...贡独系薯蓣科多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植物,以块茎或珠芽入药,称为黄药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凉血止血、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乳腺肿瘤等疾患。 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药子甲素、乙素、甾体皂苷、β-谷甾醇、鞣质、糖类。分布在...
...必吐黄水,毛发皆直,或好食生米、茶叶之类,用使君子、槟榔、川楝、雷丸之类,食积则用消食药,剂中不可无针砂,消积平肝,其功最速,治法亦与黄瘅有别也。(《医碥》)(按∶食劳黄病,食积虫多,《施丸端效方》磨积食劳丸主治。)力役人劳苦受伤,亦成黄胖...
...目录 《证治准绳·疡医》藻药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证治准绳·疡医》:藻药散【处方】海藻(酒洗)30克 黄药子6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气瘿。【用法用量】每用2克,置于掌中,以舌时时舐,以津咽下或水调慢咽.待肿消去...
...,荣养百骸,灌溉脏腑,五色各见于本部,精华乃形于面貌,其黄自除。有婴孩生下,便见遍体俱黄,惟两目弦浓如金色,身发壮热,名为胎黄。皆因未产之前,母受极热而传于胎,故有其证。乳母宜服生地黄汤,使药入于乳,令儿饮之,必获安矣。...
...胎黄 胎黄以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出现黄疽为特征。因与胎禀因素有关,故称“胎黄”或“胎疽”。胎黄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类。生理性胎黄大多在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临床...
...1983-1987年统计,仅壮族聚居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中草药品种就达4623种之多(其中植物药4064种,动物药509种,矿物药50种)在全国名列第二。其中壮医常用药达709种。 毒药和解毒药的广泛应用,是壮医的重要诊疗特色和突出贡献...
...(汤)治汗出,(醒而汗出曰自汗,寐而汗出曰盗汗。) 柏芩连生熟地。(当归、黄柏、黄连、黄芩、二地等分,黄 加倍。)泻火固表复滋阴,(汗由阴虚,归、地以滋其阴;汗由火扰,黄芩、柏、连以泻其火;汗由表虚,倍用黄 ,以固其表。)加麻黄根功更异。...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