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 孟子曰:“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卒於畢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餘里;世之相後也,千有餘歲。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 ●三十 子產聽鄭國之政,以其乘輿濟人於溱洧。...
...爱民,不是简简单单地说一说就行的。爱,一般来说是有回应的,不论什么样的爱,如果没有回应,也就说明自己做得还不够。《荀子·法行》引曾子云:“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交而不见敬者,吾必不长也;临财而不见信者,吾必不信也。三者在身曷怨人,怨...
...治理天下、国家、家庭,最根本的因素就在于提高个人的素质。而提高个人的素质,则需要每一个人都能选择好自己的人生道路,都能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准则。这是孟子继承曾子、子思学说的又一发挥。其实他们论述的“修、齐、治、平”,就是怎样成为一个...
...孟子在这里并不是要吹捧世家大族,也不是害怕世家大族。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世家大族之所以能成为世家大族的原因,所谓的世家大族并不仅是靠侵略和剥削压迫人民而得来的,有很多是在建立和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也就是说,他们是在拥有一定的权力和地位...
...本章紧接上章,孟子因此接着说:“天下有了正常的道路,小的规律就服从于大的规律,有小贤的人就服从于大贤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太阳有东升西落这样的大的规律,因此作为一个人的规律就是小的规律,而小的规律是要服从大的规律的。因此,有小贤的人就...
...失去天下,首先是失去了民心,民心是什么?仅仅是要吃要穿吗?民心就是人民大众公认的、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以及社会公理!违背了社会行为规范,违背了社会公理,人民就不承认你这个统治者。而人民不承认你这个统治者,就会跑到他们认为好的地方、好的...
...孟子接着分析了失去天下的原因,那就是自暴自弃。至此,孟子的人生价值观已表现得很明显了,自暴自弃的人是没有人生价值的。因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就是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才能较好地生存下去。人与人之间的最佳行为方式,才是人们所必须走的正路...
...孟子接着又分析了最佳行为方式,这就是每个人只要亲近自己的亲人,敬重自己的长辈,天下就能够太平了。因为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不使用最佳行为方式,是没有办法在人类社会里生存的。也就是说,最佳行为方式是首先从自己家庭里开始,亲近自己的...
...这里所牵涉到的是诚信问题。诚信是什么?就是事情的“本来如此”!本来如此的,也就是诚信的,只有本来不如此,才会有不诚信。因此,人与人之间本来是用善互相对待的,如果不善,那也就是不诚信了。 所以,从天子开始一直到下面的老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
...孟子特地举了周文王爱民而供养老人的事迹,说明周朝之取代商朝而得到天下,并不是靠武力征服来的,而是周文王在前期所推行的爱民政策已经赢得了民心,所以周武王才一战而胜。如果周文王不施行爱民政策,二老不归,天下父老皆不归,周武王又怎么能一战而胜呢...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