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排在淋巴瘤中出现频率不高,故诊断应用价值不大。2.癌基因与抗癌基因的研究分子生物学在肿瘤病理学中另一热点是癌基因和抗癌基因的研究。自从1981年Weinberg 等首先报道人癌基因分离成功以来,至今已有50多种癌基因被发现,这些基因普遍存在...
...大剂量的α-干扰素治疗慢粒的慢性期,能有效地减少白细胞,使肿大的脾脏缩小,并且有相当多的患者经治疗后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染色体异常(Ph1染色体)可消失。对毛细胞白血病的研究也发现,大剂量干扰素治疗的有效率可达75%以上。而慢淋患者大剂量干扰素...
...核辐射和化学武器以及其他不明原因导致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有重要理论价值。 白血病的发生与核辐射及用于化学武器的某些化学物质如烷化剂等密切相关,平时以青年人群发病为主。它是一种死亡率极高、卫生资源消耗巨大的恶性血液病,也是平时军队指战员...
...北京协和医院研究发现艾滋病病情差异原因 ——HLA-Bw6/Bw6纯合基因加速患者疾病进程 2006年02月20日 我国学者日前正式宣布HLA-Bw6/Bw6纯合基因是加速艾滋病进程的“罪魁祸首”,这一创新研究是由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艾滋病...
...汉坦病毒后14-65天,肺内可发现其特异性抗原;接种后三周,血清中可检出特异性抗体,除脾脏亦可查到特异抗原外,与黑线姬鼠脏器的抗原分布相同。朝鲜出血热病毒对实验室大鼠的适应,提供了无野生啮齿类病毒污染的实验模型。现已应用于特异性药物治疗研究...
...不同。 (二)发病机制 APL是白血病中对诱导分化治疗反应较好的一种类型,这与APL细胞中表达的维A酸受体(RARα)融合蛋白诱导的染色质的改变有关。已报道的APL的5种染色体易位均累及17号染色体上的RARα基因。该基因全长39398bp,...
...携带毒素、药物或放射性核素,以更有效地清除体内白血病细胞。目前研究较多的有HuMl95(未结合的抗CD33 MoAb)、CMA676(抗CD33 MoAb与抗肿瘤抗生素Calicheamicin的交联物)和131碘(131I),90钇(90...
...肯定能引起白血病的化学物质有苯及其衍生物甲苯。(三)病毒 现已分离到C型RNA逆转录病毒(HTLV-1型)为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因,但其他类型白血病是否也与病毒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四)遗传因素 已有证据表明遗传缺陷可能导致白血病。(五)...
...日本研究人员近日研究发现,芝麻中一种名为“芝麻素”的物质有抑制皮肤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据《日经产业新闻》1日报道,由三得利公司和椙山女学园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先让实验鼠患上皮肤癌,并把患癌症的老鼠分为两组,然后把芝麻素与...
...禽流感防治需要大量疫苗,是不是就等于动物疫苗产业遍地是金?安徽省农委总农艺师周世其对此观点予以断然否定。周世其说,禽流感会催生动物疫苗产业的新商机,是当前业界需要避免的经济误区之一,广大商企切不可一拥而上发展疫苗生产。 强制免疫是禽流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