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伤寒总病论》附子鳖甲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伤寒总病论》:附子鳖甲汤【处方】鳖甲半两,白鲜皮半两,茵陈半两,细辛1分,桂枝1分,白术1分,吴茱萸1分,附子1分,枳实1分,大黄3分,生姜1两。【功能主治】天行病经七日以上,热...
...)。上四味,切前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纳附子汁,分温再服。附子泻心汤所主之病,其心下之痞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所主之病同,因其复恶寒,且汗出,知其外卫之阳不能固摄,且知其阳分虚弱不能抗御外寒也。夫太阳之根底在于下焦水府,故于前方中加...
...甘草、石灰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毒性低,化痰作用强。法半夏燥性较和缓,除可燥湿化痰外,尚有调脾和胃之功,常用于脾虚湿困、痰饮内停之证,取其清痰化饮、理脾和胃之效。 姜半夏,又称姜夏、姜夏片。为生半夏经水浸泡,漂至口尝仅有麻辣味,与鲜姜、白矾同煮至...
...头颅,竟假名为医家呼唤。气味制度,俱附同。《本经》云∶春采为乌头,冬采为附子。又云∶附子顶圆正,为头顶歪斜。宗此别之,庶弗差谬。忌豉汁,恶藜芦。反半夏、栝蒌,暨贝母、芨蔹。(白芨、白蔹。)远志为使,诸经通行。理风痹,却风痰,散寒邪,除寒痛。...
...用大附子一枚重半两者,二枚亦得,炮之酒渍,春冬五日,夏秋三日。服一合,以瘥为度。日再服,无所不治。又方∶治口噤卒不开。捣附子末纳管中,开口吹喉中,瘥。百一方∶治卒忤,停尸不能言,口噤不开。生附子末置管中,吹纳舌下,即瘥。经验方∶呕逆翻胃。用...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 xié),人头。臼( jù),两手,攵( 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Chinese] 夏,中国之人也。——《说文》。 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
...合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用西药的研究程序和模式对中药进行研究与运用其结果是使中药西化,也就是发现新的西药。这类药物往往来自中药而作为西药使用。例如:延胡索快车纱,虽从中药延胡索中提取而来,且为其镇痛有效成分之一,介其已具备中西药双重的身份。若按...
...目录 《圣济总录》附子苁蓉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附子苁蓉丸【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枚,肉苁蓉(酒浸1宿,切,焙)半两,楮实(酒漫1宿,蒸熟)半两,茴香子(炒)半两,菟丝子(酒浸1宿,蒸熟,研,焙)半两,牛膝(酒...
...目录 《保命集》附子续命汤 《仁术便览》附子续命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保命集》:附子续命汤【处方】麻黄(去节)1两,人参1两,黄芩1两,芍药1两,防己1两,桂枝1两,川芎1两,防风1两半,附子1两,杏仁1两,甘草4两,干姜1两。...
...目录 《金匮翼》桂枝加人参附子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金匮翼》:桂枝加人参附子汤【处方】桂枝1两半,白芍1两半,甘草(炙)1两,附子(炮)半个,人参1两半。【功能主治】阳虚,腠理不固,恶寒自汗,脉浮虚。【用法用量】每服5钱,加生姜...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