怔忡药酒_【中医宝典】

...【来源】《经验方》 【原料】地黄45克,酸枣仁15克,麦门冬、龙眼肉各60克,白酒3000克。 【制作】将前7味药装入纱布袋内,与白酒一起置入容器中,密封浸泡15天以上。密封浸泡期可加温2—3次,以利有效成分析出。 【功效】养心安神。适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642.html

夏少农_三、皮肤病的经验治法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疾病。症属血虚风燥,皮肤失濡,宜养血活血佐以重镇。[经验方药]当归12g 丹参12g 白芍12g 生地12g 熟地12g 首乌12g 加四重汤。[病例]朱×× 50岁患瘙痒三年,天冷更剧,皮肤干燥脱屑。先用养血活血治疗经久无效,后加...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xiashaonong/509-3-3.html

耳鸣病在少阳阳明 冯世纶证实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耳鸣的认识,传统多从脏腑、经络角度作解,“实则泻肝,虚则补肾”为主要治法。然所见,多数耳鸣绝非泻肝、补肾可以取效。本案中,冯世纶从辨六经、辨方证入手,五诊而愈,取得佳效。 对《伤寒论》第107条的解读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见于《伤寒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224.html

湿疹 杨牧祥验选析4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可见皮肤增厚、硬结,舌尖红,苔薄黄微腻,脉浮弦略数。中医诊断为湿疹,属湿热内蕴,风邪外袭。治宜清热祛湿,疏风活血。自拟蒲丹饮加减,处方:荆芥10克后下,防风10克,蝉蜕6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丹皮10克,赤芍15克,苦参...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863.html

固涩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固涩是通过收敛固涩,控制气血津精滑脱的一种治法,又称涩。1.适用范围1固表敛汗适用于表虚不固的多汗,无论自汗、盗汗,皆可固表敛汗。2涩肠止泻适用于脾阳虚弱或脾肾阳衰,以致久泻或久痢不止,大便滑脱不禁的病证。3涩精...

http://qihuangzhishu.com/76/50.htm

王灵台_经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化湿”可采用“双通道”的治法即如有湿邪仍可用化湿之品,同时如有阴虚同时应用养阴之药,可以收到殊途同归之效。但要注意掌握药味和比重,少用燥湿,滋腻的药物,并根据病情掌握分寸,避免过与不及,适得其反。2.多联用有主次 因病因期治不同慢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wanglingtai/528-2-2.html

须辨疑似_《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虚设,之际辨伪析疑,当有重要参考价值。近代太仓名医王雨三先生善于运用辨治疾病,如其于痰饮水气病必见沉弦脉始作饮邪治疗:左脉沉弦为水蓄膀胱,用五苓散;右脉沉弦为水在胃肠,用控涎丹。又如清阳下陷或阴火上僭之病,寸强尺弱者宜降宜潜;尺强寸...

http://qihuangzhishu.com/1044/6.htm

中医常用内治八及施护:温法_【中医宝典】

...温法,亦称温阳。即通过扶助人体阳气,以温里祛寒、回阳救逆的一种方法。 1、应用要点 (1)温里散寒:适用于寒邪直中脏腑,或阳虚内寒而出现的身寒肢冷,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舌淡苔润,脉沉迟弱等。代表方为理中汤、吴茱萸汤等。若见腰痛水肿,夜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16.html

_《时病论》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设不细辨而妄治之,则轻转重,重转危耳。如靳本体虚寒,得温补而愈。叶暑热劫络,得清剂而安。郑夹湿变胀,得破削而宽。可见医有一定之理,无一定之方,倘胶于某某药,则钝根莫化矣。风疟时邪乘入血室城南龚某之女,先微寒而后发热,口渴有汗...

http://qihuangzhishu.com/710/88.htm

姚和清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论文多篇。其子姚芳蔚继其业,亦为沪上眼科名医。 名医:姚和清的更多内容... 学术观点 •一、强调整体观念 •二、重视乙癸同源 •三、善于博采众方 经验 •一、青盲辨治经验 •二、陷翳 医案 一、胞睑疮疡眼睑疖 二、胞轮振...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aoheqing/index.html

共找到813,7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