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不可稍偏。阳气过旺,不戢有自焚之虞。今世宗丹溪者,以为阳常有余,喜用寒凉,乃致杀人如麻,恬不之怪。又有有激之论,为刘朱之言不息,则轩岐之泽不彰,三吴两浙,翕然成风,以姜附为茶饭,其流毒更不可言。执一舍一,祸害相寻,可胜叹哉!...
...津液不足又称津亏、津伤。是指由于津液亏少,全身或某些脏腑组织器官失其儒润滋养作用所出现的以燥化为特征的证候,由于津液不足多从燥化,故又属内燥证的范畴。津液不足的形成,有生成不足与丧失过多两方面的原因。脾胃虚弱,运化无权,致津液生成减少,或...
...由于患者无心绞痛等症状,往往是在手术前或体格检查时,经过精密的检查,多数是通过心电图检查而发现。大部分患者是中年以上的病人,男性较多。 在症状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可有下肢浮肿和呼吸困难,上阶梯时有呼吸急促和心悸等心功能不全的症状。此外常常...
...〔一〕今有共買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問人數、物價各幾何? 荅曰:七人, 物價五十三。 〔二〕今有共買雞,人出九,盈十一;人出六,不足十六。問人數、雞價各幾何? 荅曰:九人, 雞價七十。 〔三〕今有共買璡,人出半,盈四;人出少半...
...煮粥,粥将成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功能主治】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适用于肾气不足所致的阳痿、遗精、早泄、小便频数、尿有余沥、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耳鸣耳聋以及妇人带下、习惯性流产。【用法用量】早晚服,7~10天为一疗程,隔3~5天再服。【摘录】...
...李东垣(公元1180~1251),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时重在温补脾胃,因脾在五行学说中属“土”故被后世称之为“补土派”,朱震亨(公元1281~1358),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即认为人体常常阳气过盛,阴气不足),治疗疾病...
...皆从火化”的火热病机学说,治疗主用寒凉;张从正认为疾病皆“邪气加诸身”,倡用汗吐下三法攻邪治病;李东垣倡“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学说,治疗多用补脾升阳法;朱丹溪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学说,治病主用滋阴降火。学术的争鸣,促进了内科学术理论的...
...云苓10克,甘草3克,代赭石15克,枣仁10克,楮实子10克,紫石英4.5克。【功能主治】调补阴阳。主心血不足,肺气有余。【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路际平方...
...夫新病者,多宜于清解;久病者,多宜于补养。《根结篇》曰∶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泻之;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
...夫新病者,多宜于清解;久病者,多宜于补养。《根结篇》曰∶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泻之;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