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_《诊脉三十二》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脉虽四诊之一.其精微玄妙.非粗工庸术所能推测.晋王叔和之言曰.心中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伏.方治永乖.以缓作迟.危殆立至.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若是乎之不易也予何人斯.敢为脉.然理虽难辨.自上古神圣以及历代名宿.虽兼望闻问.未有...

http://qihuangzhishu.com/248/2.htm

释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首先释第一个字,字比较简单。《说文》曰:判也。《广韵》说:别也。合起来就是一个判断、区别之义。《康熙字典》载《礼学记》注云:“谓考问得其定也。”又载《周礼天官书》注云:“然于事分明无有疑惑也。”综合以上诸义,就是将通过各种...

http://qihuangzhishu.com/145/80.htm

方证是高层次的辨证方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可见,“证”不是症状和体征本身,而是由“”得到的抽象的概念,是医生主观思维活动的结果,因此,“证”的可靠性完全是由医生的辨证水平所决定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330.html

卷二十五_《西夏书事》

...元丰四年、夏大安七年春二月,以计间延将刘绍能。 绍能世为诸族巡检,忠勇第一。秉常尝以计招诱并其副李德平,皆拒不应,乃设疑间之。边臣以闻,神宗手诏云:“绍能战功最多,为夏国所畏,欲害之耳。”绍能捧诏,感泣不已。 三月,月犯东井。 入于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0168.html

我国传统医学是如何认识疲劳综合征的_【中医宝典】

...通过整体调节,还会起到预防和治疗其他疾病的作用。 另外,中医学采用辨证论治和病论治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不同的人,根据辨证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使治疗更有针对性。因此可以看出,中药治疗本病具有很大的优势,也会取得较好的疗效。(摘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376.html

血崩须阴阳塞流不可留瘀_【中医宝典】

...须阴阳 塞流不可留瘀--蔡小荪治血崩证的经验 上海蔡氏妇科以儒医闻于世,至吾师蔡小荪已七代。其从医5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尤对血崩证的治独具创见,临证屡获卓效。蔡师认为,本病的致病因素甚多,病情变化较为复杂,临诊时务必详审病机,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91.html

卷四十四 山西六_《读史方舆纪要》

...、雁门、代郡地,汉因之。后汉末,元胡大扰,郡县俱废。后魏主天兴中,徙都平城,置司州牧及代尹,又改为万年尹。孝文太和中迁洛,改置恒州及代郡时司州改置于洛阳也。后周并废。隋以其地属代、朔、云三州。唐武德六年,置北恒州,明年废。贞观十四年,自...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5057.html

《小》原文-出自《大戴礼记》_儒家_【文学360】

...1 小:公曰:“寡人欲学小,以观于政,其可乎?”子曰:“否,不可。社稷之主爱日,日不可得,学不可以。是故昔者先王学齐大道,以观于政。天子学乐风,制礼以行政;诸侯学礼官政以行事,以尊天子;大夫学德别义,矜行以事君;士学顺,言以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97.html

肿痛痒脓_中医辩证辩证论治_【中医宝典】

...脓 脓是由皮肉之间热胜肉腐蒸酿而成,乃由气血所化生,是肿疡在不能消散的阶段所出现的主要症状。疮疡的出脓是正气载毒外出的现象。疮疡毒气随脓而泄的情况,如同伤寒表证,从汗而解,腑证从下而解,有着同样的道理。疮疡未溃前肿疡阶段,要脓的有无、...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228.html

中医辨证与西医病的理论认识_【中医宝典】

...西医病的理论关系。 1 中医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特点,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反复实践所总结出来的科学理论,所谓“辨证”,就是分析辨证、辨别、认识疾病的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99.html

共找到37,16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