咮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咮"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咮的解释

...鸟嘴 [beak of birds] 咮,鸟口也。从口,朱声。与噣略同。——《说文》 当咮值胸。——潘岳《射雉赋》 维鹈在梁,不其鴷。——《诗·曹风·侯人》 又如:鴷(以嘴沾取) 指像鸟嘴一样的东西 [beak-like thing]...

http://hanwen360.com/x/54AE.html

《候人》原文-出自《国风》之《曹风》_诗经_【文学360】

...《候人》 1、候人:彼候人兮、何戈与祋。 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2、候人:维鹈在梁、不其翼。 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3、候人:维鹈在梁、不其咮。 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4、候人:荟兮蔚兮、南山朝跻。 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734.html

脉虚厥逆证十七 厥阴十八_《伤寒悬解》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347】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为亡血,下之死。五六日,正传厥阴之时,不结胸,而腹亦而不满,此内无冷结也。但脉虚而厥逆者,不可下也,此为亡血,下之则死。盖血中温气,所以充经络而温肢节,营血虚寒,故肢冷脉虚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293/499.htm

不可下一_《伤寒悬解》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 】脉而弱,弱反在关,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不可下,下之则心下痞硬。上之阳气不足,下之无血,总是阳微,下之阳败胃逆,浊气填塞,则心下痞硬。...

http://qihuangzhishu.com/1293/601.htm

足少阴气绝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指足少阴肾经的经气衰竭。主要证候是骨枯、齿长而垢,毛发枯而无泽。《灵枢·经脉》:“足少阴气厥,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骨髓者也。故骨不,则肉不能着也;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无发泽;发无泽者,骨先死。”...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5.htm

湿症脉候_《类证治裁》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伤湿之脉细,湿热之脉缓大。浮缓湿在表,沉缓湿在里。湿脉沉细,与痉脉相似,而症不同,湿则身痛,痉则身不痛。弦缓为风湿相搏,身痛脉沉为中湿,脉浮为风湿,虚涩为寒湿,湿流关节,一身尽痛。脉沉而细,为中湿,为湿痹。湿温脉阳而弱,阴小而急。...

http://qihuangzhishu.com/592/37.htm

服五味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饮膳正要》服五味《抱朴子》∶服五味十六年,面色如玉,入火不灼,入水不。 目录 《饮膳正要》服五味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饮膳正要》服五味 《抱朴子》∶服五味十六年,面色如玉,入火不灼,入水不。 引用:《饮膳正要》服五味 下载:...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fuwuwei.html

_《新修本草》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主明目,益精气,令人不饥渴,轻身长年。一名石芥。...

http://qihuangzhishu.com/223/839.htm

大黄黄连泻心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是取其气味俱薄,不大泻下。虽曰攻痞,而攻之之妙义无穷也。《退思集类方歌注》大黄黄连泻心汤治心下痞,按之,大便硬,不恶寒,反恶热,脉关上数者;心火亢盛,吐衄不止,甚良。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服。(...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dahuanghuanglianxiexintang.html

八里脉_《察病指南》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八里脉属阴.微沉缓涩迟伏弱也.(秘宝以微沉缓涩迟伏软弱为阴.伤寒论以沉涩弱弦微为阴.)一、微脉.指下寻之若有若无.极细而浮软.往来如秋风吹毛而无力.故名曰微也.(主气痞)左手寸口脉微.心脏虚.多忧惕.寒热更作.寒气上侵.心胸痞结.阳不足...

http://qihuangzhishu.com/270/37.htm

共找到10,05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