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列传第十_《南史》

...定乱得出,使为赦诏。庄夜出署门方坐,命酒酌之,已微醉,传诏停待诏成,其文甚工。后为寻阳王师,加中书令、散骑常侍。寻加金紫光禄大夫,给亲信二十人。卒,赠右光禄大夫,谥宪子。所着文章四百余首行于世。 五子:扬、朏、颢、嵷、,世谓庄名子以风月...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6952.html

鸡瘕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鸡瘕有病冷痰者。医曰∶因食白鸡过多故也。用蒜煮熟食之二、三枚,乃吐一物如升大,痰涎裹之,开而视之,一鸡卵也。再服熟蒜,吐十三卵方愈。...

http://qihuangzhishu.com/336/1641.htm

中医常见术语的来历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和缓”。如晋挚虞《疾愈赋》曰:“讲和缓之余论,寻越人之遗方。”故以和缓喻良医。以此命名者,如清代全子久《和缓医风》。 理:代指医药。《子华子·北宫意问》云:“子华子居北苓,北宫意公仲承侍,纵言而及于医。子华曰:‘医者理也,理者意也。药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105.html

“燅”字的说文解字_说文解字燅的解释_说文解字燅的意思

...於湯中爚肉。从炎,从熱省。𤏝,或从炙。徐鹽切 (燅) 於湯中爚肉也。爚當作?。玉篇、韵會作。則俗用字也。?者、內。肉及菜湯中薄出之。、漬也。禮有司徹。乃燅尸俎。鄭注。燅、溫也。古文燅皆作尋。記或作尋。春秋傳。若可尋也。亦可寒也。按燅...

http://hanwen360.com/w/71C5.html

黑木耳豆芽祛斑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黄豆芽味甘,性温,可去黑斑、润皮肤。黑木耳味甘、淡,性平。主要功效为凉血止血,是“黑色美颜佳品”。所以,此菜有润肤祛斑的功效,宜常服用。 原料 黄豆芽500克,黑木耳50克,盐、香油、味精各适量。 制法: 1、将黄豆芽洗净,去皮;黑木耳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102.html

胖海参_《本草害利》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害〕海味咸温,血病多热者勿用。〔修治〕辽海产者良,胶州所出,生北海咸水中,色又黑,以滋肾水,从其类也。有刺者名刺参,无刺者名光参。以水胖,剖开去肚中杂泥沙用。...

http://qihuangzhishu.com/775/274.htm

《外治寿世方初编》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方书名。四卷。清·邹存淦撰。刊于1877年。本书仿《理骈文》体例,辑录了临床各科疾病的多种外治法的治疗方药,共分68门,载方约2200余首。现存清刻本、1936年台湾铅印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761.htm

《外治寿世方初编》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方书名。四卷。清·邹存淦撰。刊于1877年。本书仿《理骈文》体例,辑录了临床各科疾病的多种外治法的治疗方药,共分68门,载方约2200余首。现存清刻本、1936年台湾铅印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06.htm

贝母种植指南_中药种贮_【中医宝典】

...沟,按4~6厘米的株距均匀地排入种瓣,覆土5厘米再铺上一层干土粪,遮荫。翌春出苗。每公顷用种瓣约1500千克。 2.种子繁殖:秋播时种子不必处理,播后翌春出苗。春播时可在9月中下旬将种子置25~30温水中浸24小时,捞出晾干,3倍湿沙,...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9980.html

老药新用治冻疮_【中医宝典】

...。每天换药1次,连续使用5~7天即可治愈。适用于青紫瘀斑型冻疮,冻疮破溃者不宜使用。 百宝丹:对于冻疮未溃者,取40左右温水浸泡患处5分钟~10分钟,已破溃者取40左右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患处,然后取百宝丹适量,研为细末,覆盖整个创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527.html

共找到19,23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