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庠、王堯臣、龐籍、韓琦、明鎬列薦,為國子監直講,兼潤、冀二王宮教授。改著作佐郎、宗正寺主簿,加崇文院檢討。林瑀既逐,師民遂代其任。實錄載林瑀事不詳,取司馬光記聞及朔曆、魏泰東軒錄并王安石、王珪所作賈昌朝墓誌、神道碑增修。趙師民事,記聞又與...
...鎰、戶部尚書新安馮延魯(延魯,延己弟,初見天福二年。)來買宴,上厲色謂延魯曰:「汝國主何故與我叛臣交通?」延魯曰:「陛下徒知其交通,不知預其反謀也。」上詰其故,延魯曰:「重進使者館於臣家,國主令臣語之曰:『男子不得志,固有反者,但時有可、...
...寇來不可測;冬田吳、越視。上上之田收下下,女則有罰;下下之田收上上,女則有賞。」魏王為青沼。郢王好細腰,而宮人餓。邯鄲立王,是抱空質也。(趙)肅侯游大陵,出於鹿門,大戊午扣馬曰:「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肅侯下車謝,賜大戊金百鎰。瀟...
...說。案《大司樂》云 “四鎮五岳崩”,注云:“華在豫州,岳在雍州。”彼據鎬京為說。彼必據鎬京者,彼據災異,若據洛邑,則華與嵩高并在豫州,其雍州不見有災異之事,故注有異 也。案《爾雅》,江河淮濟為四瀆,為定,五岳不定者,周國在雍州,時無西岳,故...
...,鄭間見之。序是衛宏作。 小序極有難曉 處,多是附會 。如魚藻詩見有「王在鎬」之言,便以為 君子思古之武王。似此類甚多。可學。 因論詩,歷言小序大無義理,皆是後人杜撰,先後增益湊合而作。多就詩中採 摭言語,更不能發明詩之大旨。纔見有「漢之廣...
...稟有厚薄,感有淺深,又「齊之以禮」,使之有規矩準 繩之可守,則民恥於不善,而有以至於善。南升。論全章。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此謂庶民耳。若所謂士者,「行己有恥」,不待上之命也。鎬。 問「道之以政...
...云:“岐、鎬之域,處五岳之外,周公為其於政不均,故東行於洛邑,合諸侯,謀作天子之居。”據鄭此言,則文、武所 居,為非地中,政教不均,故居地中也。案:桓二年《左氏傳》云“昔武王克商,遷九鼎於洛邑”,則居洛本是武王之意。至成王、周公時,恐天下為...
...。帝詔後燔。並唐書。 酉陽雜俎。明皇封禪泰山。張說為封禪使。說婿鄭鎰本九品官。舊例封禪後。自三公以下。皆遷轉一級。惟鄭鎰因說。驟遷五品。兼賜緋服。因大酺次。元宗見鎰官位騰躍。怪而問之。鎰無詞以對。黃旛綽曰。此泰山之力也。 開元十八年。百寮及...
...百鎰。不如季布一諾。朱家者為任俠。所藏活者甚眾。豪士以百數。不伐其功。諸所嘗施。唯恐見之。賑人先於貧賤。衣不兼綵。食不重味。專以赴人之急。及布尊貴。朱家遂不復見之。上欲都洛陽。戍卒婁敬求見。說上曰。陛下都洛陽。豈欲與周室比隆哉。上曰然。敬曰...
...生知之資,得於天之所命,自然無畔援歆羨之意。後面『不識不知,順帝之則』,乃是文王做工夫處。」曰:「然。」時舉。 下武 「昭茲來 許」,漢碑作「昭哉」。洪氏隸釋「茲」、「哉」協韻。柏梁臺詩末句韻亦同。方子。 文王有聲 問:「鎬至豐邑止二十五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