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重视补充医学谈老子“无为”思想_【中医宝典】

...目的。这样才能使病人回到其自然生存状态。所以中医发展,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发展,强调身心互动,调动人体自愈能力。 《素问·阴阳应》说使“阴阳互根”、“阳生阴长”达到“阴平阳秘”状态。损有余而补不足,不治已病治未病。并以现代医学一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632.html

教会医学在中国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因而改变在华策略,视大学教育为首要目标。如果说1900年以前50余年是教会医药事业开拓阶段,那么1900年以后头20年,教会医学事业发展却日如中天,迅猛异常,其重要特征是教会大学蓬勃兴起,教会医学校在各地出现。如广东女子医学校、...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11.htm

中医伤科学发展简史_《中医伤科按摩学》_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王不留行散及治马堕及一些筋骨损伤方。可见当时伤科学已取得了一定发展。《内经》是我国医学文献现存最:早一部典籍,它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基本理论。《灵枢·经水篇》指出:“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

http://qihuangzhishu.com/1035/3.htm

浅谈回族医学核心理论体系_民族中医回医_【中医宝典】

...根据研究,回回医学是以人天浑同与有机整体思想为主导;以元气一无与阴阳七行学说为基础;以动态和谐与过程观念,探索人生命活动身体和心性健康整体规律,及其与疾病失序关系;以辨质为主。结合辨证、辨病、辨经,论证养生、预防、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81.html

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研究受关注_【中医宝典】

...代谢组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一门新兴学科,而医学是有着几千年历史古老科学,但它们在许多方面有相近属性,如果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工作。记者针对目前国内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研究情况,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358.html

关于医学起源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圆满,我们认为只能是诸种因素综合参与不断发展结果。一、本能与医学医学源于动物本能,西方一些著名医学史家大都持这一看法。中国学者在千年前已有这一论述。唐一书《朝野佥载》说:“医书言虎中药箭,食清泥;野猪中药箭,逐荠苨而食;雉被鹰伤,以地...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9.htm

讨论_《丹医秘授古脉法》_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在医学领域均有所表现。就前者而言,诸多托名著作,如宋以后人托名孙思邈撰《银海精微》、1920年由上海古书保存会铅印发行《华佗神医秘传》等皆属此例。而后一种表现形式则比较复杂,包含有多种不同情况。首先,应该说这是学术发展自然轨迹——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248/27.htm

龙江医派发展_【中医宝典】

...均对黑龙江省文化、医学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自清至20世纪30年代黑龙江省医学分为五派:一是龙沙派,二是松滨派,三是呼兰派,四是汇通派,五是三大山派。 30年代初,上海中国医学院首届毕业生高仲山学术经验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对龙江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734.html

高古诗意——《汉方诊疗三十年》译后小记_【中医宝典】

...”和“让——显现或到场”。 虽有生硬套搬上述理论之嫌,但我还是试图这样推测,医者诗人大塚敬节凭着对语言文字敏感,带来了患者作为患者显现出来开启之域,患者、生命、健康、疾病原初地成为其自身,疾病本质得以显现或到场,医生处在语言缘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040.html

中医历史-医学史理论研究_【中医宝典】

...绪 (五) -医学史理论研究 中国医学理论研究是中国医学史研究是极为重要。在中国医学史研究,注意总结中国医学发展历史经验,探索其内在发展规律是医史研究根本任务。 选择研究课题是研究工作能否成功一个重要方面,一般可在上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61.html

共找到1,134,43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