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病脉并治下篇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不似少阴之昼夜俱重,又兼风因可审,所以力驱其在表之风寒而无疑也。若脉微弱,身重欲寐,则内顾少阴且不遑矣,敢发之乎?又曰:细玩二条文义,伤风脉本浮缓,反见浮紧;伤寒脉本浮紧,反见浮缓,是为伤风见寒,伤寒见风,两无疑矣。又当无少阴相杂,则用...

http://qihuangzhishu.com/337/52.htm

不可汗病脉篇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巅谓浮也,上谓寸也,下谓尺也。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谓关脉浮濡沉弱。寸脉微,尺脉涩,阳虚则寸脉微,血少则尺脉涩,此阳虚血少,不可汗之脉也。阳虚当汗出恶寒,血少当心烦发热,此阳虚血少,不可汗之也。若误认为太阳...

http://qihuangzhishu.com/337/138.htm

《卫生宝鉴》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热治法并方 升麻汤 阴出乘阳治法方 卷十 眼目病并方 灸雀目疳眼法 鼻中病并方 耳中病并方 耳卒聋诸方 耳方 耳中生疮诸方 卷十一 咽喉口齿门 肺热喉腥治验 口糜论并治法方 卷十二 咳嗽门 咳嗽论(此论出洁古家珍) 盛则为喘治验 ...

http://qihuangzhishu.com/632/index.htm

心胸胃脘腹痛_《古今名医汇粹》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妇人为多,以其忧思忿怒之气,素灌于中,发则上冲,被湿痰死血阻滞其气,而不得条达,故作痛也。故治妇人痛;必以行气开郁为主,而破血散火兼之,庶乎得法矣。谚云∶香附、缩砂,女人之至宝。此之谓也。张景岳曰∶胁痛者,左右气血之,若左无气,右无血,...

http://qihuangzhishu.com/631/82.htm

舌诗_《医学实在易》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舌上无苔表证轻,白苔(半表)半里古章程,热(舌色)红寒(舌色)淡参(看其)枯(津枯而红,热证无疑。否则再。)润(色淡而润,寒证无疑,否则再,)阴黑(少阴热化舌黑,宜黄连鸡子汤、大承气汤。少阴寒化舌黑,宜白通汤、通脉四逆汤。)阳黄(...

http://qihuangzhishu.com/697/32.htm

络脉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络脉为望诊内容之一。 【络脉】 望诊内容之一。络脉,这里是指“浮络”,即浮行于浅表的小血管丛。诊察络脉的色泽、充盈度等,并结合皮肤的冷暖,有助于了解脏腑经脉气血的病变。如痛证见青色,多因气滞血凝;若痹痛而黑色,多属慢性的寒证痛;若...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795.html

床前明月光,是地上霜。全诗赏析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原文如下: 床前明月光,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1450.html

伏暑条二十八条_《六因条》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名柴胡白虎,以清阳明、少阳二经之疟,亦深得仲景心法也。(1)桂枝白虎汤,(金柜·虐病脉并治)原作"白虎加桂枝汤'。伏暑条第十三伏暑但寒无热,一日一发,汗冷舌白,脉虚溺赤,此名牝疟。宜用桂枝汤合柴胡汤,扶阳止疟也。凡疟来但寒无热,汗冷舌白...

http://qihuangzhishu.com/788/11.htm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集韻》《韻會》皮莧切《正韻》備莧切,𠀤音辯。《說文》判也。《廣韻》別也。《易·乾卦》問以之。《禮·學記》離經志。《註》,謂考問得其定也。《周禮·天官》弊羣吏之治,六曰廉。《註》,謂然于事分明,無有疑惑也。 又《韻會》牀䏶足...

http://hanwen360.com/k/8FA8.html

顾乃强_一、注重病与辨证的相关性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反映机体在不同发病阶段的征象,以便把握疾病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根据同病异进行辨别分析。通过八纲和脏腑辨证,进行辨证分型,确立各别的治则,采取不同的方药组成,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在辨证的同时也要强调病。顾氏对清代徐灵胎《兰台轨尼.序》中所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gunaiqiang/560-3-1.html

共找到132,45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