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喜仰卧,则气得上下通也,泻心汤主之。肝主风,实则目直视,大叫呵欠,项急顿闷。虚则切牙多欠。气热则外生,气温则内生。肝热,手寻衣领及乱捻物。肝有风,目连扎不搐,得心热则搐。治肝泻青丸,治心导赤散。肝热甚,身反张直不搐,治与有风同。凡病或新或...
...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3)肝为刚脏不可伐朱培庭教授常谓,胆石病病在胆而根在肝,胆病当从肝论治。然而,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气肝阳常有余,肝血肝阴常不足,从肝治胆切不可伐劫肝阴。一般认为,胆石病多属肝胆气郁,“疏肝解郁”法切中病机...
...病已涉及先天,不治其肾终非其治。绮石于《理虚元鉴》中将阳虚成劳归纳为三种类型:“日夺精,日夺气,日夺火。”而最后以“急救中气为先,将‘阳虚三夺统于脾’。”须知虚劳之病症及肝肾者,常兼真火衰微,纯补中气恒见病情好转而难彻效,观彭氏之论其义自明...
...不足,气化失司引起,其治当以温肾化气为法;肾气不固,宜固摄肾气;肾阳虚衰,宜温补肾阳;阳虚水泛,宜温阳化气行水。膀胱湿热证候,治当清热利湿。六腑以通为用,膀胱实证常施利尿、排石、活血、行气等通利之剂。5.肾与其他脏腑在病理上的关系非常密切,...
...利水以調氣, 真武湯, 扶脾鎮水以生氣, 十棗陷胸等湯, 攻脾奪水以通氣, 此去水邪以補氣之法也, 又有水津不灌, 壯火食氣, 則用人參滋脾以益氣, 花粉清脾以和氣, 凡治氣者, 亦必知以脾為主, 而後有得也, 李東垣治病, 以氣為主, 故...
...水打为丸。日服2次,每次10克 。1979年5月15日追访:服丸药四个多月,病痊愈,体重由170余斤降至140余斤。【按语】《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乃至阴之脏,少阴又为太阴之母。故肾不主五液,脾不行水,则肿满生焉。...
...水打为丸。日服2次,每次10克 。1979年5月15日追访:服丸药四个多月,病痊愈,体重由170余斤降至140余斤。【按语】《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乃至阴之脏,少阴又为太阴之母。故肾不主五液,脾不行水,则肿满生焉。...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论二首 脉证十四条 方七首) 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
...典籍《内经》中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中说:“齿者,肾之标,骨之本也。”山药、花生等等,经常食用也有助于补肾防衰,当然对坚固牙齿也有很好的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
...神仙解毒万病丸喻良能方,葛丞相传。解一切药毒,恶草、菰子、菌蕈、金石毒,吃自死毒,时行疫气,山岗瘴疟,急喉闭,缠喉风,脾病黄肿,赤眼,疮疖,冲冒寒或自缢死,落水、打折伤死,但心头微暖,未隔宿者,并宜用生姜、蜜水磨复苏。痈疽发背未破,鱼脐疮...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