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滑数,两尺无力。观其脉症,知系脾肾两虚,胃气上逆。脾肾虚损,则难以摄系胚胎,故屡堕不已;肾虚则冲脉上逆,冲脉隶于阳明,故而呕恶频频。治当脾肾双补,兼和胃气。拟寿胎丸加减:菟丝子30g 桑寄生30g 川断15g 沙参15g 白术15g 麦冬...
...目录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加味三补丸 《叶氏女科》加味三补丸 《济阳纲目》加味三补丸 《医方考》加味三补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加味三补丸【处方】黄连、黄芩、黄柏、紫地丁、椿根皮。【功能主治】湿热赤白带。...
...瘠,血衰而枯,骨衰而齿落,筋衰而肢倦,气衰而言微矣。硫磺(一斤) 猪大肠(二尺) 将硫黄末,实猪肠中,煮三时取出去肠,蒸饼丸,桐子大,每服十丸,日渐加之。服硫磺者,忌食诸禽兽血,此足少阴命门药也。硫黄,火之精也,亦号将军,故用之以补火,以其...
...目录 《医宗金鉴》补筋丸 《金鉴》补筋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医宗金鉴》卷七十三:补筋丸【处方】五加皮 蛇床子 好沉香 丁香 川牛膝 白云苓 白莲蕊 肉苁蓉 菟丝子 当归(酒洗)熟地黄 牡丹皮 宣木瓜各30克 怀山药24克 人参...
...目录 《小儿病源》补脾益真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小儿病源》:补脾益真汤【处方】木香、当归、人参、黄耆、丁香、诃子肉、陈皮、厚朴(姜制)、甘草(炙)、肉豆蔻(面裹,煨)、草果、茯苓、白术、官桂、半夏(汤泡7次,姜汁制)、附子(炮)...
...古方,苟能解之,便自能用),四君子汤加草果、丁香、木香,以燥水健脾者;或用理中汤加陈皮、半夏,或单半夏丸用芎归汤煎下;或补中益气汤、平胃散,皆补卫浓脾,使气血自循故辙,而不专于收涩以劫夺之也。(收涩劫夺,皆是奇兵,用奇合宜,便是正法。此盖重在...
...(此证由慢惊后吐泻损脾,病传已极,总归虚处,惟脾所受,故曰脾风。若逐风则无风可逐,疗惊则无惊可疗,但脾间痰涎凝滞,虚热往来,其眼合者,乃脾益困,气之神迷之)补脾益真汤(此大补脾胃虚损之圣剂)丁香 木香 诃子皮 陈皮 浓朴(姜炒) 草果(...
...头汁,二汁,去莲子,入前药,煎取头汁,二汁,滤去渣,慢火炼成极浓膏滋,入前药细末为丸。此方上补君火,以生阳明胃土,下补相火,以补太阴脾土,既补火以生土,复补水以滋土,则土自得化育之功。盖土为湿润之土,此土有用,若成燥裂之土,则为无用之土。在...
...目录 《寿世保元》沉香快脾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寿世保元》:沉香快脾丸【处方】青皮4钱,陈皮4钱,三棱(煨)4钱,莪术(煨)4钱,苍术(米泔浸,炒)4钱,白术(去芦)4钱,白茯苓4钱,砂仁4钱,草果仁4钱,木香4钱,沉香2钱,...
...大意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则入五脏.闭塞滞下.为飧泄肠癖.(内经)滞下者.谓气食滞于下焦.肠癖者.谓湿热积于肠中.即今之痢疾也.(汇补)故曰.无积不成痢.痢乃湿热食积三者.(杂着)内因生冷油腻.留滞于内.湿蒸热瘀.伏而不作.偶为调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