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Abel首次报告血浆除去术,其原意是从全血分离、清除血浆成分,进行成分输血,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成为血浆交换疗法或称血浆置换术。即将患者的异常血浆(抗体免疫复合物或其他有害物质)分离、清除后,再将剩余细胞成分加入正常人的新鲜冷冻...
...±s) 396±81U/L(±s) 170±50U不加肝素70±50nmol FFA·min-1·ml-1(±s) LPL活性中度降低见于1型高脂蛋白血症、甘油三酯增高症、糖尿病、肾衰、淋巴瘤、前列腺瘤等疾病。缺乏时首先反映在肝外脂肪组织。...
...人体血浆胶渗透坟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有很大变动。但若全身血浆蛋白的浓度明显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也将降低。此时有效滤过压将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也随之增加。例如由静脉快速注入生理盐水时,肾小球滤过率将增加,其原因之一可能是血浆胶体渗透压的降低。...
...正常人的血浆的pH值约为7.35-7.45。血浆pH值主要决定于血浆中主要的缓冲对,即NaHCO3/H2CO3的比值。通常NaHCO3/H2CO3比值为20。血浆中NaHCO3/H2CO3外,尚有其他缓冲对。在血浆中有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PE系将患者血液引入血浆交换装置,将分离出的血浆弃去,并补回一定量的血浆,藉以清除患者血浆中抗体,激活免疫反应的介质和免疫复合物。(一)方法1.建立血管通道及肝素化法,同血透。2.血浆分离装置:多采用醋酸纤维素膜、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膜或聚砜...
...血浆中脂蛋白有多种,测定其各自的含量对于了解机体正常及疾病过程中脂质代谢状况有重要的临床意义。HDL是一组不均一的脂蛋白颗粒,其胆固醇含量占血浆总胆固醇量的25%~35%。由于血浆中所有脂蛋白均含有胆固醇,因此,只有先分离出HDL才能对其...
...人体内胆固醇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动物性食物,二是在体内合成。肝脏、小肠粘膜、皮肤合成胆固醇的能力很强。血浆胆固醇大部分来自肝脏,一部分来自食物,肝外组织合成的胆固醇一般很少进入血液。肝细胞分泌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在血浆中将卵磷脂分子中...
...妇女至65岁后,机体逐渐老化,进入老年期。此时,全身肌肉及结缔组织萎缩,张力降低,趋向增肥;血浆中脂蛋白和胆固醇含量往往增高,常伴血压升高。卵巢功能的消退除致骨代谢失常而引起骨质脱钙而疏松之外,尚可引起一些妇女病。...
...脂蛋白脂肪酶(liportein lipase, LPL)是脂肪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乳腺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等实质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60kD,含3%~8%碳水化合物。活性LPL以同源二聚体形式存在,通过静电引力与...
...血浆凝血因子Ⅶ活性测定是对人体内血浆凝血因子Ⅶ,即促凝血酶原激酶原进行活性测定,凝血因子Ⅶ的半衰期最短(4~6h),血浆含量较低(0.5~2mg/L),故可作为肝病患者蛋白质合成功能减退的早期诊断指标。 异常结果: 凝血因子Ⅶ活性<34%...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