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血崩_《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产妇分娩后,突然阴道大量出血者,称为“产后血崩”。本病基本相当于西医学的产后出血,它与产后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胎膜部分残留、凝血功能障碍有关,若救治不及时,可引起虚脱,甚至危及产妇的生命,故为产后危急重症之一。如系胎盘、胎膜部分残留...

http://qihuangzhishu.com/81/93.htm

肾精不足_【中医宝典】

...肾精不足证为肾精亏虚,发育生殖等功能减退所致的病证。多由先天发育不良,禀赋不足,或后天调摄失宜,房事过度,大病久病伤肾等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儿童发育迟缓,囟门退闭,身材矮小,智力低下,骨骼痿软,动作迟钝;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少经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671.html

血崩证_《医学衷中参西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天津徐姓妇,年十八岁,得血崩证。病因 家庭不和,激动肝火,因致下血不止。证候 初时下血甚多,屡经医治,月余血虽见少,而终不能止。脉象濡弱,而搏近五至。呼吸短气,自觉当呼气外出之时,稍须努力,不能顺呼吸之自然。过午潮热,然不甚剧。诊断 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57-13.html

张琪:温清并用治尿路感染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机体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若阳气亏虚,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则反复迁延难愈。 《金匮要略》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肠痈,其病机为阳气不足,湿浊停聚,气血壅塞而成痈脓,病机既有阳虚,又兼热邪,因此不可单用苦寒药,应扶正与祛邪并举。方中附子扶助阳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346.html

蔡小荪_案七、李×× 43岁 女 已婚 农民 江湾公社镇南大队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宜补之说,阐明突然血崩,以止血为先,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原则,补气止血,以防虚脱,患者突然大量出血,当暴崩急症,由于在农村工作辛劳过甚,难免气虚不足,劳伤冲任,不能约制经血,以致大下不止,但间有血块且大,并伴腹痛,显见兼挟血瘀,症...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aixiaosun/566-6-7.html

寒热并作_《幼科释谜》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薛己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寒热往来.此乃阴阳相胜也.夫阴气并于阴.则发寒.阳气并于阳.则发热.寸口脉微为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恶寒.尺脉弱为阴不足.阳气下入阴中则发热.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阴阳...

http://qihuangzhishu.com/707/56.htm

阳虚失血_《金匮翼》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阳虚失血者,脾胃气虚,不能固护阴气也。《仁斋直指》云∶血遇热则宣流,故止血多用凉剂。然亦有气虚挟寒,阴阳不相为守。荣气虚散,血亦错行,所谓阳虚阴必走是耳。外证必有虚冷之状。其血色必黯黑而不鲜,法当温中,使血自归经络。可用理中汤加楠木香,或...

http://qihuangzhishu.com/669/37.htm

阴阳在医学中的应用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则阳虚生外寒;阴阳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不足,则虚寒、虚热并见或阴阳两虚。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阴阳两虚”证。 (四)阴阳在诊断上的应用:阴阳是诊断的总纲。疾病虽然很多,但其属性不外阴阳两类,如从疾病发展部位来看,不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47.html

中医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运用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则阳虚生外寒;阴阳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不足,则虚寒、虚热并见或阴阳两虚。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阴阳两虚”证。 (四)阴阳在诊断上的应用:阴阳是诊断的总纲。疾病虽然很多,但其属性不外阴阳两类,如从疾病发展部位来看,不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25.html

阴阳在医学中的应用_【中医宝典】

...则阳虚生外寒;阴阳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不足,则虚寒、虚热并见或阴阳两虚。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阴阳两虚”证。 (四)阴阳在诊断上的应用:阴阳是诊断的总纲。疾病虽然很多,但其属性不外阴阳两类,如从疾病发展部位来看,不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32.html

共找到116,65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