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肝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与肝素的剂量、注射的途径和既往有无肝素接触史等并无明确的关系,但是,与肝素制剂的来源有关。...
...西医治疗 1.血小板清除术 也称血小板单采术。适用于起病急,病情重,伴有栓塞或出血并发症的患者,目的是迅速降低血小板数,缓解症状,继用32P或化疗。 2.放射性32P 口服或静脉注射32P双基钠盐,首剂3~4mCi(毫居里),定期观察血象...
...(1)国外有化学改性的IgGRh抗血清供应,可用盐水凝集试验测定。立即离心观察结果亦可。 (2)若临床上只要检查是否为Rh阳性,只需用抗D血清进行鉴别,如结果为阴性,按理应进一步检查排除DU。 (3)因抗e血清难以得到,故临床上常用四种...
...感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出血症状一般较轻,有时没有出血症状,但是,也有病毒感染,如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导致血小板明显下降,出现严重的出血症状。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血小板减少即可诊断。...
...血小板数超过40万个/mm3为血小板增多。...
...小儿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 由于免疫介导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种类较多,如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其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如Evans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此处重点介绍儿科常见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而传染的,也可经血液播散到全身各器官,最多见的是呼吸道,以小儿支原体肺炎多见,全年均可发生,各年龄组均可受感染,感染后可有发烧,其热型不变,可持续1-3,刺激性咳嗽为其特点,有的像百日咳...
...(安络血)、氨甲环酸(止血环酸)、巴曲酶(立止血)等。出血严重时可输新鲜血。应在采血后6h内输入为宜,可保持80%~90%的血小板活力,而采血后24h者,其活力明显下降,一般不宜采用。 (2)糖皮质激素为治疗ITP的主要药物,可选泼尼松或...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二者发病机理及表现有显着不同。【病因及发病机理】...
...血小板生存时间(PLS):血栓素B2(TXB2)是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环氧化酶的主要产物之一,阿司匹林不可逆性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直至骨髓巨核细胞产生新的血小板。因此观察服用阿司匹林后血小板TXB2恢复情况,可以推断血小板的生存时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