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治则与治法_【中医宝典】

...蒙医治疗强调“治未病”、“求本”、“扶正祛邪”、“调理三素”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等原则。但对不同的疾病,须遵循不同的治疗原则。 赫依病强调温暖舒适的环境,用温性药物补养身体,精心护理;协日病采取给轻凉性饮食,在凉爽环境中休养,用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01.html

法则”轻松护眼_部位养生_【中医宝典】

...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保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补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海产品等,少吃糖果及甜食。 目: 以热水、热毛巾或蒸汽熏双眼,每天1~2次,每次5分钟左右。也可结合洗脸、喝热水时进行,也可单独将菊花、竹叶之类的中药水煎取汁,趁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1996.html

煮针法_《明目至宝》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乌头(钱,去尖) 巴豆(钱) 硫黄 麻黄(各三钱分) 木鳖子(个) 乌梅(个)上用药同针入罐内水煮一日,洗净去锈,再用止痛药煮过。乳香 没药 当归 花药面(各二分半)又煮一日取出针,用皂角水洗,再用狗肉血内煮一日,仍用瓦屑打磨...

http://qihuangzhishu.com/792/24.htm

蒙药的种类和分类特点_【中医宝典】

...蒙药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分布广,为蒙医所常用。其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且以植物药为主。 早期的蒙药品种数量少,分类均采用传统的分类方法,即:“按药物的来源、属性分类,按功效分类和按药味分类。”现今随着蒙医药理论和科学技术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67.html

蒙医望诊_【中医宝典】

...是医生用视觉观察病人外部精神状态、色泽、形体、姿态以及局部情况的异常变化以推断疾病情况的一种诊察方法。 1.望体态、肤色、精神状态。如赫依病患者皮肤粗糙、发青,口唇苍白,情绪不稳;协日病患者发热,面红耳赤,皮肤黄而油腻、出疹,多汗,易激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04.html

下卷 歌_《训蒙骈句》

...雷霹雳,雨滂沱。穿苔竹笋,缠树藤萝。两山排翠闼,一水带青罗。蛛网挂檐惊过雀,萤灯照户误飞蛾。雨过池塘到处青蛙鸣碧草,晴看陂泽有时白鸟红荷。 歌婉转,语婆娑。乾坤转毂,日月飞梭。村童携草笠,溪叟晒渔蓑。须贾赠袍怜范叔,相如引驾避廉颇。野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358.html

针灸铜人概述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针灸铜人,包括“明正统铜人”、“明嘉靖铜人”、“清乾隆铜人”、“清光绪铜人”、“民国铜人”和“蒙医铜人”。除了展示其基本情况外,还可通过点击“更多”链接,进一步了解有关的研究进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73.html

胎怯_《慈幼新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胎怯者,生下目无精光,肌肉薄,大便白水,身无血色,亦体法治之。体法天麻(二钱分) 蝎梢 朱砂(各分) 麝香(少许) 白矾 青黛(各二钱) 乌蛇肉(酒浸焙,三钱)为末,每用三钱,连叶桃枝一握同煎十沸,温热浴之,勿背。...

http://qihuangzhishu.com/890/13.htm

蒙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关于早期蒙医学的历史很难做出系统的研究,目前只有一些零星片断的记载,做为早期蒙医史的参考。大约在秦汉时期,蒙古族的祖先就会制造极其简陋的茅庵,蒙古族称为“茅草安布拉”(《蒙古秘史》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4,蒙文版,第...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18.htm

禁疮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禁疮者,最恶症也。此痘一出,诸痘不能宣发成浆矣。─曰胃禁,二曰火禁,三曰水禁,四曰风禁,曰寒禁。胃禁者,因毒火炙热,不能发达于外,是以脾胃溃烂,其外出之痘,在于唇口之间,而四五点相连,诸痘未浆,此痘先已黄熟,是热毒内攻,胃已腐烂,诸痘...

http://qihuangzhishu.com/342/1498.htm

共找到152,89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