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寒泻腹痛,或水谷不化。附子(泡) 干姜(炮,各一钱半)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白芍 炙草(各一钱) 浓朴 豆蔻 陈皮上作一帖,水煎空心服。...
...经言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二句为治病之大关。其词甚显,其义甚微,敢为详辨。盖实言邪气实,宜泻也;虚言正气虚,宜补也。凡邪正相搏而为病,则邪实正虚,皆可言也。故主泻者,则曰邪气盛则实,当泻也;主补者,则曰精气夺则虚,当补也。各执一词,毫无...
...针书云:泻合谷、补复溜,可以止汗;补合谷、泻复溜,可以发汗。余曾以合谷配复溜治两例肾虚感寒者,俱以平补平泻而立竿见影。例一 凤某正当中年,体质素健。于1971年8月13日深夜一时许,遣人叩门邀诊。其时正值秋令燠热,而患者自裹棉被犹浑身颤抖...
...我在临床中经常遇到一些多年顽固性、难治性患者。这些患者往往都具有共同特点:寒冷季节病情加重或夏轻冬重,或喜暖惧寒,或病发时身有紧缩感,皮疹色淡,鳞屑银白,多位于人体上部及暴露部位,遇寒痒重,得暖则缓,膝以下发凉或足凉,无汗或少汗,便次多或...
...平和体质的人较少患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种体质的人大都正气充足,抵抗力强,耐受寒热干湿,环境适应力强,不易受外邪侵袭。 但是,身强体健之人往往不注意自身的保护,反而因为疏忽而受伤患病。 季节更替,应适时增减衣被,祛暑避寒,防止一些...
...黑刺,或者发裂,均为热深,阴液消失。 黄而滑腻,痰湿热结。以上黄苔,均属热实。别有一种,淡松花色,色黄而淡,胖嫩舌质,津润而冷,脾虚有湿。 灰苔主病,寒热阴阳,辨在润燥,察之当详。由黄转灰,苔燥干厚,伤寒传经,里热证候。苔由骤见,并无积垢,...
...防风牛蒡子连翘。景岳曰∶按以上万氏治疹诸条皆极详明,然其中惟泻痢、气喘二证则最多疑似。盖二证之由疹毒,因当如其治矣。然有不因疹毒者,如俗医但见是疹无不概用寒凉,不知有可凉者,有不可凉者,其有脾气本弱而过用寒药,或以误食生冷致伤脾胃,而为泄泻者...
...温补温其中,补其虚,素体虚里寒,及汗吐下后,暴虚寒者用之,中病即止。理中汤 治太阴腹痛,自利不渴,脉沉无力,手足或温或冷,及蛔厥、霍乱等证。人参 白术 干姜(各二钱) 甘草(一钱半)水煎温服。如作丸,以前三味俱用五钱,甘草三钱,为末,蜜丸...
...皮肤瘙痒、脱屑、发红、灼痛、溃破、疮疡疖肿、荨麻疹,以及咽痒、目涩难睁、紫癜,甚至出现呼吸窘迫、心动过速、哮喘、昏厥等急危重症状,易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流行性疾病等。 过敏体质表现的症状多种多样:皮肤瘙痒、脱屑、发红、灼痛、溃破、疮疡疖肿...
...丸。命门火衰,用八味丸料,送四神丸。肾虚不禁,用姜附汤,加吴茱萸、五味。脾肾虚寒,用参附汤送四神丸。《病机》云∶脉沉而细,身不动作,睛不了了,饮食不下,鼻准气息者,姜附汤主之。身重,四肢不举者,参附汤主之。仲景先生云∶下利肠鸣,当温之。脉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