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微腻,脉浮紧数。此为太阳证历节病。法宜驱风解热,化湿散寒,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主之。处方桂枝12克 赤芍12克 知母12克 麻黄10克 生姜10克 白术15克 甘草6克 防风12克 苡仁20克 三剂【辨证】本例劳动中大汗出,风寒湿邪留注...
...独寒证用。草果仁 附子(炮。去皮脐。各等分)加姜枣。水煎服。养荣汤(和剂)独热证用。白芍(一钱半) 当归 陈皮 黄 桂心 人参 白术 甘草(各八分) 熟 五味子 茯苓(各五分) 远志(二分)加姜枣。水煎服。春泽汤 潮热证用。即五苓散加人参。...
...此第十卷,第二十二篇,凡四十八证,前三阴三阳篇中,悉具载之。此以下诸方,于随卷本证下虽已有,缘止以加减言之,未甚明白,似于览者检阅未便,今复校勘,备列于后:桂枝加葛根汤方葛根四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掰) 桂枝...
...又盛,水来侮土者,总不若理中汤加附子、苍术,茯苓为愈也。《医方论》白术附子汤白术二两 甘草一两 附子(炮)一枚每服五钱。 姜五片、枣一枚煎。此为治肾风之药,肾为水脏,得火则平,而浊阴退所矣。若肝风头眩,则当用养血之剂。误用此方,则风火相搏,...
...治冒暑毒,加以着湿;或汗未干即浴,皆成暑湿。茯苓 干姜(炮) 甘草(炙) 白术 桂心(各一两)上为锉末。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在脐上者,为癥痼害。 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下血者,后断三月下血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获苓丸主之。 桂枝茯苓丸方 桂枝 茯苓 牡丹(去心) 桃仁(去皮尖,熬) 芍药各等分 右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
...茯苓菌核的白色部分,功擅健脾,适用于脾虚体倦、食少便溏之证,常与党参、白术、甘草配伍。 茯神:即茯苓菌核中贯穿松根部分切成的小块,功擅宁心安神,适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证。为了加强疗效,还常和朱砂拌用,称为朱茯神或朱衣茯苓。...
...桂枝10g 白芍10g 炙草6g 附子6g 白术15g 黄芪15g 生姜10片红枣5枚二剂二诊:崩漏停,下利止,知饥思食,发热汗出、心悸失眠亦轻。仍恶寒,脉象弱。拟原方二剂。三诊:发热汗出止,不再恶寒,诸症悉轻,嘱服归脾丸善后。按:《伤寒论...
...《伤寒杂病论》桔梗甘草茯苓泽泻汤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 茯苓三两 泽泻二两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目录 《伤寒杂病论》桔梗甘草茯苓泽泻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伤寒杂病论》桔梗甘草茯苓泽泻汤 桔梗三两 甘草...
...里气之内郁。宜桂枝汤去桂枝之发表,加茯苓、白术,去湿而燥土也。心下满者,腹满之渐也,若发汗后,腹胀满者,阳泄土败而浊阴上逆也,宜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补中而降浊也。若下后腹满,加以心烦,卧起不安者,浊阴上逆,肺气堙郁,化生败浊,阳阻而生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