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辞典 風與寒氣。 文選.張華.情詩二首之二:「巢居知風寒,穴處識陰雨。」 傷風、感冒。 紅樓夢.第二十四:「見了賈赦,不過是偶感些風寒。」...
...小儿受暑之后,复感风寒,其证发热无汗,口渴饮水,面色红赤,干呕恶心,或腹中绞痛。嗜卧懒食,古法主二香饮(如苏叶、藿香、茯苓、扁豆、浓朴、陈皮、半夏、甘草、大腹皮、白芷、桔梗、黄连、香薷,引用生姜、灯芯)。〔真按〕香薷辛温升散,即使以苦降之...
...苍耳子古籍名:苔耳《神农本草经》。 别名:痴头婆、白痴头婆、痴头猛。 功能:祛风,散毒。 生长环境:本品为一年生草本。生于旷地,路旁或田野间的野生植物,略耐干旱。 分布:广东省各地多见,山区则少;北方温带地区普遍生长。 主治、用量和用法:...
...经曰∶西方白气,入通于肺,开窍于鼻。又曰∶五气入鼻,藏于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盖鼻为肺之窍,鼻塞者肺气不通于窍。然肺主皮毛,风寒外感,则肺气壅闭而鼻塞。川芎膏。鼻涕者,肺为寒风所袭,而津液不收,则为鼻涕。细辛散疏之。鼻 者,肺受风寒,...
...)。 【辨证】 暑湿内阻,风寒外束。 【治法】 透邪达表,涤暑化湿。 【方药】 新加香薷饮合六一散加味。滑石15g,生甘草6g,香薷15g,扁豆15g,厚朴15g,金银花50g,连翘15g,藿香I5g,佩兰15g,黄连lOg,穆壳5g,...
...「释名」亦名胡、常思、苍耳、卷耳、爵耳、猪耳、耳、地葵、、羊负来、道人头、进贤菜、喝起草、野茄、缣丝草。「气味」(实)甘、温、有小毒。(茎、叶)苦、辛、微寒、有小毒。「主治」1、久疟不愈。用苍耳子或根、茎,焙过,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
...诸变证如此.乃详肺中风寒之内象也.若内经所云.肺风之状.多汗恶风.时咳.昼瘥暮甚.诊在眉上.其色白.此言肺感表邪之外象.肝(为风木之脏.若)中风者.(以风从风动而上行.则)头目 .(肝脉布胁肋.风胜而脉急.则)两胁痛.(而)行常伛.(内经云.肝...
...并用止痛药。 中医治疗 单验方 ①将活苍耳子虫100条,浸入到毫升芝麻油中,使其窒息而死。再加入冰片1克,放置7天后使用。用时取苍耳子虫l条研成糊状,放在疖肿表面,若有空隙,用蘸有苍耳子虫浸油的小棉球填满,使苍耳子虫糊能与疖肿紧密接触,直到...
...[原料]川芎15克,白芷10克,细辛5克,苍耳子10克,蜂蜜30克。 [制法]先将川芎、白芷、细辛、苍耳子分别拣杂,洗净,晾干或晒干,切碎后,同放入沙锅,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取滤汁放入容器,待其温热时,兑入...
...苍耳子若干。将苍耳子做成粉,洗净,焙干,研成细粉,装瓶备用。每次饭后服3克,米汤送下,每日3次。 本方适用于因风邪袭面,气血失和而致的雀斑。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