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溲频数,小腹坠胀,脉细弦带滑,舌干质红,前法加减。处方:川石斛9g 孩儿参9g 南沙参9g 赤芍、白芍(各)9g 水炙远志3g 广郁金9g 炙僵蚕9g 竹沥半夏9g 连翘9g 银花藤30g 台乌药9g 蒲公英30g 白茅根30g 全瓜蒌...
...多纹者,胆结也。(《内经》。)身黄、目黄、爪甲黄者,疸也。爪甲青者,厥也。(《内经》、《脉经》。)手太阴气绝,爪枯毛折。(《内经》。)循衣撮空,心虚败证也。若执持有力者,内实也,宜清之泄之。(石顽。)按∶爪内应筋,爪之枯润,可以占津液之虚实...
...伯仁的浮沉迟数滑涩六纲,也有再加虚实或短长而称八纲的。 脉诊结合临床体会,尚须注意下列几点: 1.兼脉 临床所见,脉象单见者少,兼见者多,凡属兼见之脉,必须区别主次,综合分析。 2.脉症合参 根据《内经》所说“色脉合参”的道理,把脉象与其他...
...血分证是热邪深入血分,耗血动血,扰动心神,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是外感温热病的极盛阶段,既可表现为里实热证,也可兼有虚象,而成为虚实夹杂。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夜甚,肌肤灼热,烦躁不眠,甚则发狂,神昏;斑疹显露,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舌深绛...
...或问医以声色之辨.为神圣妙用.而审切反居其次.何也.答曰.夫色者神之华.声者气之发.神气为生阳之征验.在诊察之际.不待问而阴阳虚实之机.先见于耳目间矣.予于伤寒绪论.言之颇详.姑以大略陈之.色贵明润.不欲沉夭.凡暴感客邪之色.不妨昏浊壅滞...
...舌软弱无力,不能自由伸缩转动。多因阴液耗损,筋脉失养所致。新病舌红干而痿,是热灼阴伤;久病舌绛而痿,是阴亏已极;久病舌白而痿,是气血俱虚。 ...
...病斯见焉.彼谓诸见血皆热证者.是知其属火.而不知其类水.知其太过.而不知其不及也.析而论之.则出于九窍.曰九窍出血.出于小便曰尿血.曰血淋.出于大便.曰肠风.曰血痔.从鼻出曰鼻衄.从舌出曰舌衄.从齿龈出曰齿衄.从汗孔出曰肌衄.因呕而出曰呕血...
...寒热,取经络虚实也。平按:《素问》、《甲乙》“脉”下有“口”字。《素问》“顺”作“从”。问曰:经虚络满何如?答曰:经虚络满者,尺热满,脉寒涩,此春夏则死,秋冬则生。满,盛也。经虚络盛,春夏诊得尺之皮肤热盛,寸口得急脉,为逆,故死。秋冬得尺热...
...黄帝问曰:诊要何如?岐伯对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 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 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 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 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 十一月十二月冰复,...
...自《脉经》起形成,后世的独诊寸口法的诊脉方法,而形成后世脉法。《脉经》以后,都足宗法《脉经》的,后人所做的只不过是一些对《脉经》的修修补补,在批判伪撰《脉诀》中,保卫《脉经》,普及脉法等工作而已。 1、缺乏重大的、突破性质的进展 自《脉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