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及主病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健康之象。 4. 脉象:来急促,一息来五至以上(每分钟90次以上)。 主病:主热证。若而有力,多因邪热鼓动,气盛血涌,血行加速而致;而无力,甚则大而空,多因精血不足,虚阳外越所致。 5.虚 脉象:举之无力,按之空虚,应指软弱。...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27.html

单手诊脉是诊的最大误区_【中医宝典】

...读贵报1月17日第七版思健先生《诊里的误区》一文,深有感触,文章简短,文笔流畅,把当今某些诊里的误区揭露到位,入木三分。不过,“用脉搏的均匀度,以分促脉、结脉、代脉或微、散”一节值得商榷。古籍载:而有止为促,迟而有止为结,止不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258.html

静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静为脉搏和缓平静,是与“躁”相对而言的。 【静】 脉搏和缓平静,是与“躁”相对而言的。表示疾病好转或不会恶化。例如患者虽然有“太阳病”的发热,恶寒、头痛等症,但脉搏仍然和缓平静,不见弦,说明病邪轻,不会深入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918.html

有不可言传论_《诀汇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之理微,自古记之。昔在黄帝,生而神灵。犹曰∶“若窥深渊而迎浮云。”许叔微曰∶“之理幽而难明,吾意所解,口莫能宣也。凡可以笔墨载,可以口舌言者,皆迹象也。至于神理,非心领神会,焉能尽其玄微耶?如古人形容一胃气也,而曰不浮不沉,此迹象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huibian/690-7-10.html

法三十一_《伤寒悬解》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抟,其疾,卫气失度。浮滑之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与实合,疾,卫气失度。浮滑之,加以数疾,再复发热汗出者,阴阳消亡,此为不治。《难经》:一呼三至曰离经,四至曰...

http://qihuangzhishu.com/1293/47.htm

法_《伤寒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问曰】有阴阳者,何谓也?【答曰】凡大、浮、、动、滑,此名阳也;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问曰】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浮而,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六日当剧...

http://qihuangzhishu.com/98/5.htm

详细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恐人之将捕也。怪之来,连连急,时复一止,如雀啄食之状。又日雀啄者、来甚而疾,绝心复顿来也。” 基于上述,雀啄之,是非规则性节律不整,且它的至微可能是较速的+每—休止之后有一个“良久复来”的艰难特点。 发生的原因:从心电图可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5.html

治虚法分类_《理虚元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心肾不交,两寸弦,两尺涩。《纪传》曰∶左寸迟,心虚;右寸微滑,精气泄二、梦泄遗精,尺寸迟而涩。心肾不交,梦淫精泄,真元耗散,不寿之征。又曰∶寸脾弦,两尺细数,精离位。青年左尺微涩,色欲伤。《正传》曰∶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鬼...

http://zhongyibaodian.com/lixuyuanjian5566/264-6-2.html

症的诊断_如何鉴别无症_查症状_【疾病大全】

...应与下面的症状相鉴别诊断: 1.微极细而软,按之欲绝,似有似无。脉象的一种。极细而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至不明。由气血虚衰所致。多见于休克﹑虚脱﹑慢性虚弱病症等。 2.脉搏细弱甚至不能清楚触及:产科休克分为休克代偿期,休克抑制期...

http://jb39.com/zhengzhuang-zhenduan/WuMaiZheng337451.htm

小儿法_《幼科概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细类也,急即也,缓即迟也,何若竟易以浮沉迟数之为得乎?再以节庵之有力无力,辨其表里虚实,诚诊视小儿天然不易之妙诀。夫节庵亦一常人,而能以有力无力,辨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虽至显浅,至平易,亦至确当,岂真古今之人不相及耶。四主病浮主表(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kegailun/854-13-0.html

共找到139,4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