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控制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往往是引起肾小球疾病的重要诱因。反复的感染可致肾脏的损伤,引起肾功能改变,所以要积极预防,及时控制。 积极治疗高血压。过高的血压可破坏肾脏调节血压的功能,加重肾小球内压力,造成肾脏损害。积极治疗原发病...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alosclerosis)病变为局灶性,节段性,仅累及少数或部分肾小球。病变的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呈节段性硬化,是引起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原因之一。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此型肾炎...
...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成人为125ml/min左右。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每分钟肾血浆流量约660ml,故滤过分数为125/660×100%≈19%。这一结果表明,流经肾的血浆约有1/5由...
...一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 应与呈现急性肾炎美国综合征的IgA肾病相鉴别前者潜伏期长自愈倾向;后者潜伏期短病情反复并结合全国实验室检查(如血IgACASO)可资区别 二薄基底膜肾病 常为持续性镜下血尿常有了阳性血尿家族史肾免疫成绩病理...
...狼疮性肾炎(LN)是我国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其临床诊治十分复杂。在日前召开的首届中国肾脏内科医师年会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陈楠教授就说:“能掌握狼疮性肾炎的话,基本上就掌握了一部肾脏病学。”她指出,对此病要考虑病理分型...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Gleeson(1994)研究显示正常妇女子宫内膜tPA活性从晚泌期起开始升高到下个月经周期第2天达峰值月经量多者内膜tPA活性在中泌期起即升高,晚泌期及下个月经周期第2天,经期内膜及经血tPA及I型纤溶酶原激活...
...肾小球滤入囊腔生成原尿。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是衡量肾功能的指标。 (1)升高:肾血浆流量减少使肾循环障碍,如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 (2)降低: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见于肾小球病变、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火罐网。...
...Barttersyndrome。本综合征是一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Bartter(1962)首次报道故称为Bartter综合征。肾小球旁器增生综合征以严重的低血钾、碱中毒为主血钠、氯均低,血压正常伴多饮多尿、便秘、脱水。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及...
...较多,而基底膜中含层粘连蛋白较多,且硫酸肝素含量丰富。肾脏间质中则主要为束状的Ⅰ、Ⅱ、Ⅲ型胶原。这些正常分布状况在肾小球疾病时可发生变化。目前已证实,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系膜基质中可出现Ⅰ型及Ⅲ型胶原,一般认为由系膜细胞所产生。此外,...
...诱导本病缓解。 D.出现T细胞功能异常的疾病如霍奇金病可导致MCN。 E.抑制T细胞的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可诱导本病缓解。 尽管肾病状态下血生化及内分泌改变也有可能诱导免疫抑制状态的产生,但这些改变主要见于MCN,而在非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中...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