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领之位数形势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这是清人周学海提出的一种方法,他认为脉象的所有变化都在四者之中,故日:“有四种,位数形势而已”。 周氏又对此作了具体的阐释:“浮沉尺寸也;数者,迟数结促也;形者,长短广狭厚薄粗细刚柔,犹算学之有线而体也;势者,敛舒伸宿进退起伏之有盛衰...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5.html

之单脉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寸涩心虚痛对胸,胃虚胁胀察关中,R为精血俱伤候,肠结溲淋或下红。” 正眼:“涩为血少亦主精伤,寸涩心痛,或为怔忡,关涩阴虚因而中热,右关上虚,左关胁胀;尺涩遗淋血痢可决,孕为胎病,无孕血竭。” 医学入门:“...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97.html

死候_正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绝。)目正圆,痉。(不治。)吐沫面赤。面青黑。唇青,人中满。发与眉冲起。爪甲下肉黑。手掌无纹。脐突。足趺肿。声如鼾睡。浮无根。面青伏眠,目盲。汗出如油。(以上肝绝,八日死。)眉倾。(胆绝。)手足爪甲青,或脱落,呼骂不休。(筋绝,八日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zhengyan/801-4-41.html

宗三昧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学著作。全称石顽老人宗三昧。一卷,共十二篇。清·张珞着,张登编纂,书成于1689年。前篇阐明撰着此书宗旨,并批判前人的某些学著作,提出“入门宗脉不慎,未免流入异端”,力陈“吾当以三昧水涤除尘见。”故撰此书。三-六篇,叙述位、...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230.htm

宗三昧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学著作。全称石顽老人宗三昧。一卷,共十二篇。清·张珞着,张登编纂,书成于1689年。前篇阐明撰着此书宗旨,并批判前人的某些学著作,提出“入门宗脉不慎,未免流入异端”,力陈“吾当以三昧水涤除尘见。”故撰此书。三-六篇,叙述位、...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80.htm

人迎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终始篇云:“人迎与太阴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即知手太阴无人迎也。又素问第五卷云:“胃管痈,岐伯曰:当得胃沉细,胃沉细者气逆,气逆者人迎甚盛,盛则热,人迎者胃也,逆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管为痈。”此经所言人迎、寸口之处数...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15-4.html

在医药方书中的位置与实际应用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在医药方书中的位置与实际应用等问题,是学中的一个学术色彩很浓的临床实际问题。对此在法的起源形成阶段亦即古代法阶段,已于有关各专题叙述过了。这里主要就脉经或说脉经以后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做一专题的讨论。 法出自医经,见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4.html

无根有两说_正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以寸关尺三部言之,尺为根,关为干,寸为枝叶。若尺部无神,则无根矣。以浮中沉三候言之,沉候为根,中候为干,浮候为枝叶。若沉候不应,则无根矣。...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zhengyan/801-4-29.html

之单脉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排脓托里。” 濒湖脉学:“濡为亡血阴虚病,髓海丹田暗已亏,汗雨夜来蒸入骨,血山崩倒湿侵脾。寸濡阳微自汗多,关中其奈气虚何,尺伤精血虚寒甚,温补真阴可起疴。” 正眼:“濡主阴,髓竭精伤。左寸见濡,健忘惊悸;右寸见襦,腠虚自汗;...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9.html

卷一 新着法心要_脉理求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其言可守而不可变。及托叔和诀行,而医经之理遂微。盖叔和为世所信重,故假其名而得行耳。然医道之日浅,未必不由此而误之也。张璐宗三昧云∶王氏脉经,全氏太素,多拾经语,溷厕杂毒于中。偶一展卷,不无金屑入眼之憾。至于紫虚四、丹溪指掌、婴宁枢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liqiuzhen/846-4-0.html

共找到496,53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