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能长久,即言故能长有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谦之案:杜光庭本无此二句。韩诗外传引“故老子曰‘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与诸本均同。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严可均曰:“以其无私”,释文引河上与此同。御注、王弼“以”...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3.html

第四十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也。”干彖传曰:“终日干干,反复道也。”泰彖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反即复也。故老子曰:“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云云,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又曰“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此复之即返而归之也。“大曰逝,...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6.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三章:非人力所及因果变灭律_道家_【文学360】

...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在中国固有文化中,无论道家或儒家以及后来佛家,早就知道,宇宙之所以成为宇宙,以及这个地球世界,有始有终,终会归于混灭。有开天辟地时候,也有天翻地覆,终归结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3.html

老子他说》第十五章:动哲学_道家_【文学360】

...也可以说一句俏皮话,这就是老子秘密法宝吧!老子把做工夫方法,修养程序与层次都说了,告诉你在静到极点后,要能起用、起动。动以后,则是生生不息,永远长生。佛家说“无生”,道家标榜“长生”,耶稣基督则用“永生”,但都是形容生命另一重意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9.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章译文及注释

...此句为参加丰盛宴席。 8、如春登台:好似在春天里登台眺望。 9、我:可以将此“我”理解为老子自称,也可理解为所谓“体道之士”。 10、泊:淡泊、恬静。 11、未兆:没有征兆、没有预感和迹象,形容无动于衷、不炫耀自己。 12、沌沌兮:混沌,...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865.html

老子思想误解:“无为”非’为所欲为”_道家_【文学360】

...“无为”非’为所欲为” 老子在说明「无为」观念时,很容易造成另一种误解,认为”无为”就是任由个人所欲而为。 “无为”固然呈现了超越人为规范之自由,但这种自由乃受”道”约束自由,也就是自由必须以不破坏自然和谐为范围。否则,若只知去除人为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8.html

第七十八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敦煌辛本作“故柔胜刚,弱胜强”。又“不”均作“能”。 谦之案:淮南道应训引老子曰:“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与傅奕本同。唯傅本无二“也”字。 故圣人云: 严可均曰:御注作“是以圣人言”,王弼作“是以圣人云”。 罗振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4.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六章:谁肯放下自私包袱_道家_【文学360】

...笑话说过了,再来正经。读本章这一节原文深意,以我个人浅见来说,已如上面讲过,正是老子指明“人法地”准则。我们生命立足点大地,负载万物和一切,生生不已,终日运行不息而毫无怨言,也不索取人们和万物付于任何代价。它总是默默无言地,静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3.html

第八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又案古代道家言,往往以水喻道。管子水地篇曰:“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基也。水者,地之血脉,如筋脉之通流也。”又“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其说可与老子相参证。淮南子曰:“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极,深不可测,修极...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4.html

第七十五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家注引王弼注:“言民之所以僻,治之所以乱,皆由上不由其下也,民从上也。”下云:“疑此非老子之所作。” 人之轻死,以其生生之厚,是以轻死。 严可均曰:“生生之厚”,各本作“求生”。 罗振玉曰:“求生”,景龙本、敦煌辛本作“生生”。谦之案:遂州...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1.html

共找到847,76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