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曰∶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弱不实,则谷消而水化。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荣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名曰血崩。...
...粗糙如菜花状,且经常溃烂出血,王某这才到医院就诊。医生确诊,王某患的是外阴癌,虽经手术切除了癌肿,但是已经有淋巴转移了。 外阴癌是发生在外阴部位的恶性肿瘤,在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中列第四位。往往于绝经以后发病,发病年龄高峰在60至80岁之间。起病...
...、增粗,故俗称外阴白斑病。此病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女性,身体功能普遍下降,体内激素水平的分布不平衡,导致内分泌紊乱,气血功能差,营养代谢功能紊乱。外阴白斑亦可发生在生育年龄。 外阴瘙痒是此病主要症状,患者多难忍受。越痒越搔,...
...美国的研究人员报告,绝经后使用激素似与尿失禁危险增加有关。为了评估激素替代治疗(HRT)与尿失禁的关系,研究人员采用了护士健康研究中心39436例年龄在50~75岁,1996年报告无尿失禁的参与者的资料。 经四年的随访,确定有2495例...
...)的研究,有报道绝经后妇女rCBF低,尤其在潮热发作时。ERT改善rCBF约增加22%,尤其是颞叶、海马区。雌激素促进一氧化氮(NO)合成酶的表达,降低IL-1的活性、阻断IL-6的生成,从而减少β淀粉样蛋白所引起的炎性反应。 (3)雌激素...
...一项双盲安慰随对照的试验显示,在55~80岁绝经后妇女中,每月口服1次伊班膦酸钠,持续12个月,髋骨和椎骨的骨矿物质密度和强度改善[《内分泌与代谢杂志》(Clin Endocrinol Metab)10月在线发表]。 在此项试验中,93名...
...交接部位在宫颈外口,称鳞-柱交界,是宫颈癌易发部位。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低落,鳞柱交界可向上移至宫颈管内,是其一个特点。移行带区表面被覆的柱状上皮逐渐被化生的鳞状上皮所替代。未成熟的化生鳞状上皮代谢活跃,在一些物质如精子、精液组蛋白,阴道...
...~2∶1)。而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接受激素替代疗法的绝经后妇女的神经细胞密度较高,但细胞膜更替率较低,情况与年轻妇女相似。没有接受的正相反,由此显示,激素替代疗法或可舒缓受老年性痴呆病影响的大脑局部组织的退化情况。故老年妇女更不应素食,补充...
...黄体生成素(LH) -- 黄体生成素参与促卵泡激素的促排卵,促进雌激素、孕激素的形成和分泌,促进睾丸合成、分泌雄激素。 促卵泡激素(FSH) -- 促卵泡激素与黄体生成素统称促性腺激素具有促进卵泡发育成熟作用,与黄体生成素一起促进雌激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