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脉_《丹医秘授古脉》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同。轳辘关亦候气,令病人俯卧,用豹扑候之(拇指交接于十四椎处,四个指头平贴季肋之下,然后拇指向左右平行分开,同时拇指内顶,取在灵台穴上,病人腰内有酸麻胀痛等八触反应出现)。四、所主:尺肤温和者为正常,甚热者为肾水亏,热极而发红色为阴虚极...

http://qihuangzhishu.com/1248/15.htm

眼针各种刺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皮内针均可。8、电针:不得气的,经用眼针后5分钟还不生效的病人,可在针柄上通电流以加强刺激,方法和一般电针一样。9、缪刺:一侧有病,针患侧无效时,可在对侧眼区同名穴针刺。10、配合其他疗法:眼针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其他疗法使用。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6-5.html

推拿手法_推拿手法_【中医宝典】

...点有拇指点和屈指点两种。点有拇指点和屈指点两种。 【操作要领】拇指点是用拇指端点压体表。屈指点有屈拇指,用拇指指间关节桡侧点压体表,或屈食指,用食指近侧指间关节点压体表。 点与按的区别是:点作用面积小,刺激量更大。 【临床应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567.html

中醫治病八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表 汗就是使病人發汗的意思。凡使用發汗的藥方,使病人服後出汗將病邪逐出體表,從而達到治療目的,就是汗。此法一般用於外感初起,有惡寒、發熱、頭痛等表症時。由於表症有表寒與表熱,因而汗也就有辛溫發汗、辛涼發汗兩方法,必須依病人病邪入的不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37.html

自序_《经验丹方汇编》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术】

...盖其所经验者,固已多矣。顾余尝谓人∶生而无济于人者,君子谓之虚生。苟徒自为调摄,而秘藏不以告人,则黄帝岐伯术,何以流传至今?而卢公扁鹊何以有不自医之说哉?故尝与大兄尔介,仲兄彦方,精选药料,秘制丸散,若寸金丹、催生丸及太乙灵膏,普施广送,毫不...

http://qihuangzhishu.com/783/4.htm

评介《姜春华学术经验精粹》_【中医宝典】

...独具慧眼,治疗效果卓著,用药严谨,自成一格。但这些学术经验均散在他10余部著作、200多篇论文及有关学者撰写的论文中。若要通读所有的著作及论文,决非易事。即使做到,亦难融会贯通,撮要取精。笔者与姜春华生前有几十年鱼雁交,他的著作出版后即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08.html

针余琐谈_《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脘有轻松舒适感觉,余亦无他。余曾屡欲为病人而资研究,然医家对病人高度负责责任心不容余作未有把握之事,故无经验可谈,仅记受针始末如上,以供后来居上者参考。...

http://zhongyibaodian.com/zoumengchengsanshinianlinzhengjingyanji/1044-15-2.html

晕针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针法操作时的异常反应。即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出现头晕、恶心、胸闷、面色苍白,甚至四肢发凉、出冷汗、血压下降和昏厥等休克或虚脱现象。多因对初次针治的病人用过强的手法,或病人精神过度紧张疲劳、饥饿、体弱等原因而引起。处理方法应将针拔出,使患者平卧...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813.htm

序一_《三十年临证经验集》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术】

...不可开交,加上年届耄耋,精力渐衰,我的书稿写了多年还未完成。现在,孟城却后来居上了。他是我的学生,是我众多学生中出类拔萃的一个。他经过几十年兢兢业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努力,已获得了可喜的成果。《三十年临证探研录》不仅是他学术经验的集中体现,...

http://qihuangzhishu.com/144/3.htm

章次公_证治经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且处方早晚不同、昨今各异者,不一而足,盖有此证用此药,药随证转,经方家之家,如此而已。”章氏治湿温症,如病人邪热尚炽,而心力衰竭端倪已露,病家又疑惧附子燥热而不敢用,他在清热化湿药中,用六神丸振奋心脏而获良效。雷氏六神丸原为外、喉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angcigong/501-2-2.html

共找到452,3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