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散文集-作者:鲁迅_散文_【文学360】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评价。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3196.html

李纨人物赏析_【红楼梦

...李纨,字宫裁,金陵名宦之女,老爸当过国子监祭酒,一家子全是知识分子,只是到了她这儿,忽然唱起“女子无才便是德”老调,没让她走才女路线,只约略识得几个字而已。当然《红楼梦》里“约略识几个字”不能坐实了看,李纨创作能力一般,却是大观园里最...

http://wenxue360.com/hongloumeng/archives/406.html

李纨人物简介_【红楼梦

...”雅号。作者对李纨这个角色是用同情及赞美笔触描写,她形象既是贤妻良母也是个典型一个封建社会“三从四德”牺牲品。 ...

http://wenxue360.com/hongloumeng/archives/391.html

残菊注释_【古诗文大全】

...⑴倾欹:指菊倾侧歪斜。 ⑵小雪:立冬以后一个节气。 ⑶余香:实即“余瓣”。淡泊:指颜色暗淡不鲜。 ⑷离披:亦作“披离”,散乱样子。 ⑸知再会:“不知能否再见”意思。秋风:《红楼梦》程高本作“秋分”,指季节说,两者没有多大差别。但倘若...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3786.html

史湘云人物剖析_【红楼梦

...史湘云是诸姐妹中活得最明白。 读红楼次数越多这种感觉越发强烈起来,红楼梦中多次出现了“明白人”词,有劝黛玉,有说凤姐却独独不见有说湘云。其实黛玉痴情和凤姐好强都是对自己生命一种责罚,妙玉清高和惜春出家也是对自己生命...

http://wenxue360.com/hongloumeng/archives/303.html

贾探春判词解释_【红楼梦

...“生于”句——说探春终于志向未遂,才能无从施展,是因为这个封建大家庭已到了末世缘故。脂批:“感叹句,自寓。”意思是说有作者身世感慨在。 3.“清明”二句——清明节江边涕泪相送,当是说家人送探春出海远嫁。册子上所画船中女子即探春。原稿大概...

http://wenxue360.com/hongloumeng/archives/280.html

《明月台》在线阅读

...全书十二回,有清代抄本。书署“烟水散人着”。根据本书序言及其他资料考证,本书作者翁桂,字凝香,号烟水散人,江苏苏州洞庭东山人,流寓萧县(今属安徽),生平甚不得意,以教村塾为业。本书从神话说起,写两个人经历故事,一反一正,对比鲜明,其用心...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840.html

终身误注释_【古诗文大全】

...的话。持“红楼梦反封建论”者认为宝黛恋情是建立在共同反抗封建礼教基础上爱情。 (3)“空对”句:意思是说宝玉与宝钗虽为夫妻而没有爱情。雪,“薛”谐音,指薛宝钗,兼喻其冷。高士,文雅有涵养人,指宝钗。作者以“山中高士”比宝钗,表明了宝钗...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13044.html

贾母与王夫人在贾宝玉婚事上矛盾_【红楼梦

...《红楼梦》中若以宝黛爱情为视角,真是“三日好了,两日恼了”,琐碎而令人费思,今试从贾母与王夫人在宝玉婚事上矛盾为视角,大有豁然开朗之感。至少在前八十回中,我们看到贾母是倾意于黛玉而非宝钗。 1.“既吃了我们家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

http://wenxue360.com/hongloumeng/archives/462.html

《希望》作者:刘因华_诗歌_【文学360】

...《希望》作者:刘因华(投稿)人为什么能不断地进取, 那是因为人生充满希望, 希望是人生前进动力, 希望是前进道路明灯, 希望是追求最高境界。如果你人生中没有希望, 那你就失去了生活意义, 那你生活将会贫乏无味, 你天空将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12.html

共找到851,0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