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二读解

...这是“传”第一,对“经”当中“大学之道,在明明 德”一句进行引证发挥,说明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品德是从夏、 商、周三皇五帝时代就开始强调了,有书为证,而不是我们今 天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产物。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41.html

十四_《老子道德经校释》

...。 谦之案:素问气交变大论六十九曰:“余闻之,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老子此,盖即善于言气者也。而“执古之道,以语今之有”,则是言古而有验于今。执古语今,可见柱下史乃善用历史之术者。 刘师培曰:“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0.html

_《法苑珠林》

...以四种观人间。一观时。二观土地。三观种姓。四观生处。初观时者。时有种。佛出后第一人寿八万四千岁时。乃至人寿一百余岁。菩萨如是念。人寿百岁佛出时到。是名观时。第二观土地者。诸佛常在中国生。多丰财宝其土清净。三观种姓者。佛生二种姓中。若...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305.html

_《老子道德经校释》

...、宰、德为韵。奚侗,高本汉同。陈柱以离、儿、疵、知、雌、为、之、有、恃、宰、德为韵,则不但歌、支通韵,之、支亦通也。第二十八雌、溪、离、儿,亦歌、支通韵。张耕古韵发明凡例云:“楚人歌、戈转支,江淮寒、桓转歌,此全部流变不可改者。”由此可证...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6.html

目录_《家后汉书辑注》

... 韋彪傳族子豹子著 郭丹傳 承宮傳 鄭均傳 趙戒傳叔子典典兄子溫戒孫謙 桓譚傳 鮑永傳曾孫昂 郅惲傳子壽鄭敬 郎顗傳 杜詩傳 張堪傳 蘇傳 羊續傳 賈琮傳 陸康傳 馮魴傳孫石 虞延傳 周章傳 鄭弘傳 梁竦傳 卷三 曹褒傳 鄭玄傳 鄭興...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081.html

老子·道经·三十七评析

...无为”实际上是不妄为、不强为。这样做结果,当然是无不为了。第二句便引入人类社会,谈到“道”法则在人类社会运用。老子根据自然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要求“侯王若能守之”,即在社会政治方面,也要按照“无为而无不为”法则来实行,从而导引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9.html

第二十三_《金史》

...,用黄麾仗二千五百四十二人摄官在内,骑七百六十二匹。分四:第一,摄官五十四人,执擎三百二人,乐工一百七十人。第二,摄官三十二人,执擎三百七十六人。三节,仗内摄官四十四人,导驾官四十二人。门仗官一百人,玉辂青马、驾士一百四十人,护驾...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8212.html

第二十六_《老子道德经校释》

...惟“失臣”之“臣”,当从永乐大典本作“根”,以与首句相应,“根”“君”为韵。 右景龙碑本四十六字,馆本章末注“卅六字”,卅为○字之误。河、王本四十七字,傅、范本四十九字。河上题“重德第二十六”,王本题“二十六”,范本题“重为轻根第二十六...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2.html

老子·德经·四十九评析

...纯真状态。这位体道圣人,是被老子美化了统治者,这是在前面几里已经谈到过。但是,正如张松如先生所说那样,“老子是站是什么立场说话?岂不显然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立场吗?不是的,这道理我们已经一再指出过了。他是作为农业小生产者即小农...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1.html

中庸·第二十八读解

...本章承接上一发挥“为下不倍(背)”意思。反对自以为是,独断专行,也有“不在其位,下谋其政”(《论语·泰伯》)意思。归根结底,其实还是素位而行,安分守己问题。 此外有一点值得注意是,这里所引孔子的话否定了那种“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77.html

共找到917,22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