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在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距前正中线2寸。另说“去任脉三寸”(《针灸甲乙经》);在上管两旁各一寸(《太平圣惠方》)。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分支,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主治胃痛,腹胀,呕吐...
...明代的针灸学发展主流表现在对于前代或前人针灸文献的汇编整理,出现了四部集成性的针灸全书。 明代的针灸学发展主流表现在对于前代或前人针灸文献的汇编整理,出现了四部集成性的针灸全书——《针灸大全》、《针灸节要聚英》、《针灸大成》、《类经图翼》...
...经穴名。亦作扶承。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肉郄、阴关、皮部。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布有股后皮神经,坐骨神经,及与坐骨神经并行的动、静脉。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大便难,及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或瘫痪等。直刺1-2...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二骶后孔处。布有第二骶神经后支和骶外侧动、静脉后支。主治腰骶疼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痛经,疝气,下肢痿痹,及坐骨神经痛,盆腔炎。并可用于催产,引产等。直刺1...
...①人体部位名。指耻骨联合部。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回骨。属任脉。任脉、足厥阴之会。在下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腹壁下动脉及闭孔动脉的分支。主治小腹疼痛,月经不调,带下,遗精,阳萎,疝气,...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在胸外侧部,当第4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或于乳头旁开2寸取穴,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外侧皮支,胸外侧动、静脉分支,胸腹壁动、静脉及第四肋间动、静脉。主治咳嗽气逆,胸胁满痛,少乳,乳痈,呃逆等。斜刺0.3...
...①人体部位名。指胃脘上口贲门部。《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脉经》名上管。别名胃脘。属任脉。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布有第七肋间...
...。而乃祖述农、黄之旨,发明岐、挚之学,经掇扁鹊之《难》,方采仓公之《禁》,前仲景《黄素》,元化《绿 》,葛仙翁之《必效》,胡居士之《经验》,张苗之《药对》,叔和之《脉法》,皇甫谧之《三部》,陶隐居之《百一》。自余郭玉、范汪、僧坦、阮炳,上极...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聚英》作梁关。即金门,参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普济方》作至宫,《针灸逢源》作至荣。即目窗。见该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