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论_《婴童类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暑热,而疟者何也?因乳母抱持,解脱衣裳,不避风寒,邪入腠里,因而成疟。又有食积,日晡潮热,似疟非疟,当从消导。宜细辨之。截疟丹 治一切疟疾,日久不愈,用此截之。上号黄丹(不拘多少,炒紫色)端午用独蒜煨熟,捣烂为丸,桐子大。大人七丸,小儿五丸...

http://zhongyibaodian.com/yingtongleicui/739-6-13.html

疟疾兼脾胀_《医学衷中参西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天津张××,年十九岁,学生,于孟秋病疟,愈而屡次反复。病因 其人性笃于学,当溽暑放假之时,仍自补习功课,劳心过度,又复受热过度,兼又多食瓜果以解其热,入秋遂发疟疾。证候 自孟秋中旬病疟,服西药金鸡纳霜治愈,后旬日反复,又服金鸡纳霜治愈,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55-2.html

《幼科释谜》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沈金鳌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自叙 凡例 卷一 总论 察色 听声 脉法 脉应杂病 看虎口三关法 小儿指形图(十五幅)(图缺) 初生诸病 胎惊胎痫胎风胎黄 胎寒胎热 撮口 鹅口(一名噤口风.又名雪口.) 脐风脐湿肿...

http://qihuangzhishu.com/707/index.htm

《幼科释谜》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沈金鳌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自叙 凡例 卷一 总论 察色 听声 脉法 脉应杂病 看虎口三关法 小儿指形图(十五幅)(图) 初生诸病 胎惊胎痫胎风胎黄 胎寒胎热 撮口 鹅口(一名噤口风.又名雪口.) 脐风脐湿肿脐...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keshimi/index.html

疟疾_《万氏秘传片玉心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疟疾治法有二,新疟先截后补,久疟先补后截。凡疟要分早晚治之,如上半日发者,此邪在阳分气位也,先用平胃散加常山(1)、草果截之。后用平疟养脾丸,调理而安。如下半日发者,此邪在阴分血位也,轻者以四物汤加桂枝、桃仁、红花,发出血中寒邪。甚者,以...

http://qihuangzhishu.com/787/110.htm

《伤寒舌鉴》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张登 朝代:清·康熙戊申年 年份:公元1668年 自序 白苔舌总论 黄苔舌总论 黑苔舌总论 灰色舌总论 红色舌总论 紫色舌总论 霉酱色苔舌总论 蓝色苔舌总论 妊娠伤寒舌总论 ...

http://qihuangzhishu.com/904/index.htm

《伤寒舌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张登 朝代:清·康熙戊申年 年份:公元1668年 自序 白苔舌总论 黄苔舌总论 黑苔舌总论 灰色舌总论 红色舌总论 紫色舌总论 霉酱色苔舌总论 蓝色苔舌总论 妊娠伤寒舌总论 ...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shejian/index.html

燥气疟疾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世谓为秋瘟病是也。① 此句出于《伤寒论·伤寒例》,有本作:“经曰:……”,此处将“经”误认为“内经”。又有一种秋燥疟疾,恶寒作战,随即发热,汗出病解,续又发作,不渴舌有腻薄苔,脉象中取而软。俗称闷头摆子,前人谓为伏暑晚发。软脉与濡脉相似,...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210.htm

疟疾_《古今医鉴》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方来,正发不可服药,服药在于未发两时之先。不则药病交争,转为深害,当戒之。一平素虚弱,兼以劳役内伤,挟感外邪;以致疟疾。寒热交作,肢体倦怠,乏力少气,以补中益气汤加黄芩、芍药、半夏。有汗及寒重,加桂枝,倍黄 ;热甚加柴胡、黄 ;渴加麦门冬、...

http://qihuangzhishu.com/613/51.htm

疟疾寒而后热_《幼幼新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合、二合。《活人书》治疟疾先寒后热,兼治支结。柴胡(八两) 人参(炙) 半夏(浸七次,切) 黄芩 桂(去皮。以上各三两)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姜七片、枣二个,煎至八分去滓。取六厘清汁温服,日三、夜二.若渴,去半夏加人参、栝...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youxinshu/343-18-11.html

共找到8,97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