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谷评论

...吟来可念,岂特为《鹧鸪着》一首,始享不朽之名?(清·薛雪《一瓢诗话》) 谷以鹧鸪诗得名,至有郑鹧鸪之称。而其诗格调卑下,第七句相呼相唤字尤重复。寇宗夷《本草衍义》引作‘相呼相应’,差无语病,然亦非上乘。”方回《奎律髓》又称谷诗多用“僧”字...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037.html

送梓州李使君译文及注释_【古诗文大全】

...蜀郡守。最后两句,纪昀说是“不可解”。赵殿成说是“不敢,当是敢不之误”。高眇云:“末二句言文翁教化至今已衰,当更翻新以振起之,不敢倚先贤成绩而泰然无为也。此相勉之意,而昔人以为此二句不可解,何邪?”赵、高二说中,赵说似可采。...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757.html

中成药的给药方法_【中医宝典】

...眼睑、睫毛),在结合膜囊中央滴人需要药量,不要滴在角膜上。 注射:有皮下、肌肉、静脉、穴位注射之分,按西药注射法要求严格使用。没有条件的患者不宜自己注射用药。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1667.html

痈疽《灵枢》第八十一篇_【黄帝内经】

...死矣。 发于膺,名曰甘疽。色青,其状如谷实楼,常苦寒热,急治之,去其寒热,十岁死,死后出脓。 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坐陵翘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62.html

痈疽_《黄帝内经·灵枢》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名曰甘疽。色青,其状如谷实楼,常苦寒热,急治之,去其寒热,十岁死,死后出脓。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坐陵翘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厚衣,坐于釜上,令汗...

http://qihuangzhishu.com/101/84.htm

痈疽_《黄帝内经·灵枢》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名曰甘疽。色青,其状如谷实楼,常苦寒热,急治之,去其寒热,十岁死,死后出脓。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坐陵翘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厚衣,坐于釜上,令汗...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ngdilingshu/101-3-81.html

圣帝击壤歌四十声原文、翻译及赏析_陈陶古诗_【古诗文大全】

...诰凤衔将。 杂贡来山峙,群夷入雁行。紫泥搜海岱,鸿笔富岩廊。 鹰象敷宸极,寰作瑞坊。泥丸封八表,金镜照中央。 构殿基麟趾,开藩表凤翔。銮舆亲稼穑,朱幌务蚕桑。 戎羯输天马,灵仙侍玉房。宫仪水蒐甲,门卫绿沈枪。 陶铸超三古,车书混万方。...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40766.html

卷二·赏花_《武林旧事》

...妃嫔,以至内官,各赐翠叶牡丹、分枝铺翠牡丹、御书画扇、龙涎、金盒之类有差。下至伶官乐部应奉等人,亦沾恩赐,谓之“随花赏”。或天颜悦怿,谢恩赐予,多至数次。至春暮,则稽古堂、会堂赏琼花,静侣堂、紫笑净香亭采兰挑笋,则春事已在绿阴芳草间矣。大抵...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5181.html

曾几生平

...简称武英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曾几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亲属 父亲:曾准,仁宗嘉祐八年进士。 长兄:曾弼,徽宗崇宁二...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61.html

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译文及注释_【古诗文大全】

...、安康,湖北十堰、襄阳、荆门、潜江、仙桃、孝感,到汉口流入长江。诗题在元代方回的《奎律髓》中题名为“汉江临眺”,临眺,登高远望。汉江从襄阳城中流过,把襄阳与樊城一分为二(合称“襄樊”),以及襄樊周围大大小小的无数城郭(包括襄阳城门外的许多...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758.html

共找到1,60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