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元和七、八年间韩愈任国子博士时所作,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故名“进学解”,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蹭蹬的牢骚。文中通过学生之口,形象地突出了自己学习、捍卫儒道以及从事文章写作...
...,和司马光等人的态度是不尽相同的。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作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文论和创作实绩,对当时以及后代都有很大影响。 宋初,在暂时承平的社会环境里,贵族文人集团提倡的西昆体诗赋...
...碑约30通。除此而外,馆内还收藏有上万件有关三苏的文献资料和文物,是蜀中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2007年,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投巨资,新建东园碑廊、三苏纪念馆(生平陈列馆)、旅游接待中心等,面积新增20余亩,总面积共计约104亩。生平...
...,而《外集》、《别集》不与焉。盖流传既久,又有所缺佚矣。 韩愈,字退之,南阳人。少孤,刻苦为学,尽通六经百家。贞元八年,擢进士第。才高,又好直言,累被黜贬。初为监察御史,上疏极论时事,贬阳山令。元和中,再为博士,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转考功...
...原指极力铺张渲染,力求发扬光大。后多指过于讲究排场 extravagant 你看他一到任时,便铺张扬厉的,要办这个、办那个。——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国语辞典 指鋪陳誇飾,發揚光大。 語本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鋪張對天...
...歌:「繼周八代爭戰罷,無人收拾理則那?」 宋.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
...(形声。从木,厉声。本义:喂马的槽) 同本义 [manger] 养马器也。——《方言五》枥注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汉· 曹操《步出夏门行》 骈死于槽枥之间。——唐· 韩愈《杂说》 又如:枥马(拴在马槽上马);枥厩(饲马器和养马房);枥...
...贞元初,与王建同在魏州学诗,后回和州。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至和州,访张籍。贞元十四年,张籍北游,经孟郊介绍,在汴州认识韩愈。韩愈为汴州进士考官,荐张籍,贞元15年在长安进士及第。元和元年(806年)调补太常寺太祝,与白居易相识,...
...这篇序文写于801年(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当时韩愈34岁,离开了徐州幕府,到京城谋职。自从792年(贞元八年)中进士以来,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韩愈一直为仕进汲汲奔走,却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处境艰难,心情抑郁。因此,借送友人李愿归盘谷...
...这首诗是批评卢仝的追求险怪的诗风。中唐时追求险怪诗风的主要是韩孟诗派。韩愈的诗风的主要特点是深险怪僻,好追求奇特的形象。他善于捕捉和表现变态百出的景物;展开丰富奇特的想象,怪幻诡谲的构思,创造匪夷所思的形象;以文为诗,用奇字、造拗句,押...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