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五更指每天早晨天末亮之前即肠鸣泄泻。 【五更】 每天早晨天末亮之前即肠鸣泄泻,故名“晨”。致病原因主要是肾阳虚,命火不足,不能温养脾胃,故又名“肾”。...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754.html

裘沛然_二、辛散苦,甘缓酸收---治疗慢性胃炎经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于此说,苦寒药不仅可降上逆之胃气,清胃中之蓄热,且有健胃之功。即以龙胆草为例,一般将其作清肝胆之火药用,裘氏用其清胃、健胃有良效。《医学衷中参西录》有载:“龙胆草,味苦微酸,为胃家正药。其苦也,能降胃气,坚胃质;其酸也,能补胃中酸汁,...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upeiran/525-4-2.html

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固”,是前后不通;“”,是二便不同。 【固】 “固”,是前后不通;“”,是二便不同。《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厥固,皆属于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500.html

补圆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补圆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补圆【处方】附子(炮.去皮.脐)、肉桂(去粗皮)、巴戟(去心)、破故纸(炒)、干姜(炮)、远志(去心.姜汁浸.炒)、菟丝子(酒浸.别研)、赤石脂(...

http://zhongyaofangji.com/s/shibuyuan.html

风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风指揍理疏松而外感风邪,以致出现汗不止、口干、身痛的病症。 【风】 指揍理疏松而外感风邪,以致出现汗不止、口干、身痛的病症《素问.风论》。皮肤长小疙瘩并有搔痒的病症。...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782.html

隋唐五代医学_【中医宝典】

...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 在意识形态方面,佛教经南北朝的长足发展,到唐朝进入鼎盛阶段,唐高祖托附老子李聃为先祖,提高了道教地位,而儒学则一直是统治者始终尊崇的治国之本。佛道儒的发展对医学和医学家也产生重要影响,许多医学著作中也可看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90.html

叶阳君魏·魏三·战国策

...叶阳君魏,魏王将封其子。谓魏王曰:“王尝身济漳,朝邯郸,抱葛、薛、阴、成以为赵羊养邑,而赵无为王有也。王能又封其子问阳、姑衣乎?臣为王不取也。”魏王乃止。...

http://wenxue360.com/guji/4686.html

《方言》(原文)_字书_【文学360】

...谓之敲。淮汝之间谓之舚。 15、《方言》:诼,诉也。楚以南谓之诼。 16、《方言》:戏、,歇也。楚谓之戏。奄,息也,楚扬谓之。 17、《方言》:攓,取也。楚谓之攓。 18、《方言》:昲、晒,乾物也。扬楚通语也。 19、《方言》...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859.html

剂一首(集见儒门事亲)_《医经国小》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剂补泻宣与通.滑涩燥湿重轻伦.泻为实治闭满.补即能调虚损人.宣非泻剂乃越吐.通因开流轻义匀.滑知养窍濡结燥.涩以酸同收敛因.燥攻水液寒清冷.湿润干枯涸揭皴.重当镇坠抑而减.轻为熏扬汗陈.剂由来三法中.发汗燥涩轻可 .下本重湿通滑泻...

http://qihuangzhishu.com/941/47.htm

共找到181,47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