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辞典 併著兩腳而立。形容無法自由行動的樣子。 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傳:「嘗患見疑,無以自白,今脅肩累足,猶懼不見釋。」 聊齋志異.卷四.辛十四娘:「問者曰:『待達主人。』生累足鵠俟。」...
...病证名。又名孟春痹。《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其病小指(趾)次指(趾)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月少)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椎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跷脉而行,左络于右,故...
...。主足不能行,耳聋耳鸣,齿痛,胸满不得息,胸痛,颈项瘿,痈肿不能言,肩臂不举,发寒热,喉痹,咳逆痰沫,耳鸣嘈嘈无所闻。窍阴(一名枕骨):完骨上,枕骨下,动摇有空。足太阳、手足少阳之会。《铜人》针三分,灸七壮。《甲乙》针四分,灸五壮。《素注》...
...①风寒湿邪阻滞血脉所致的痹症。出《素问·痹论》。证见皮肤变色,皮毛枯萎,肌肉顽痹等。治宜导痹通脉,用导痹汤、人参丸等方。 ②指热痹。《医宗必读·痹》:“脉痹,即热痹也。” ③指心痹。《症因脉治》卷三:“心痹之症,即脉痹也。”...
...经火。在外踝上四寸,辅骨前,绝骨端,如前三分,去丘墟七寸。治胃弱减食,肠鸣腹胀,筋挛骨痛,足肿。阳陵泉 为合土。在膝下一寸外廉, 骨下,微侧陷中。治筋病,中风半身不遂,腰腿膝脚诸病,喉痹,风痰,便毒。绝骨 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脉中。治伤寒大热无汗...
...热服。通痹散 治风寒湿三气袭于足三阴经。腰以下至足冷如冰。不能自举。天麻(三两) 独活 本 当归 川芎 白术(各二两)为散。每服二三钱。热酒调。晨昏各一服。 上编用川乌一两。酒煎制天麻中。苍术一两。黄柏半两。酒煎制白术中。深得三气袭于阴经之旨...
...二十八味,捣罗二十三味极细,与研者五味拌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荆芥汤下,不拘时。治皮痹皮中如虫行,腹胁胀满,大肠不利,语声不出。羌活汤方。羌活(去芦头) 蒺藜子(炒去角) 沙参 丹参 麻黄(去根节) 白术 羚羊角(镑...
...虚火也.其发缓.其色淡.其肿微.其咽干.其便利.其脉微细.甚则舌生白胎.唇如矾色.此由忧思太过所致.午前痛者.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子、玄参、桔梗、牛蒡子.如不应.以补中益气汤加干姜、大附子为引导.若夫午后阴虚.作痛作渴.身热足冷者.肾虚...
...足酸痛不能立,六脉弦细而紧,窦氏《扁鹊新书》,谓之苏木腿,盖寒湿着痹也。附子(八钱) 乌头(六钱) 苡仁(一两) 桂枝(一两) 云苓皮(一两)煮四杯,分四次服,服三十余帖则始策杖能行,后去乌附,用通经活络渗湿而愈。□成 五十四岁 腰间酸软,...
...病名。系指舌麻木而又活动不灵的病证。《赤水玄珠》卷三:“舌痹或麻,此因痰气滞于心包络。舌无故自痹者,不可作风热治,由心血不足,用理中汤合四物汤治之。”舌乃心之苗,血瘀亦可致舌失养而痹,中风亦可致舌痹。《疡医大全》卷十五:“舌痹者,强而麻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